文|张武昌
香港是美食天堂,在港几十年,各种美味尝了个遍,但有一种味道在我的记忆中是无法忘掉的,那就是妈妈的味道。
妈妈做的菜虽然不怎么好吃,但却让我魂牵梦萦。我在记忆深处找寻那种特别的味道,那是一种没有氤氲香气的菜。妈妈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成长,不想让我们吃油腻上火的菜,做菜时青菜一下锅就加入半瓢水,再放点盐巴,盖上锅盖,等水滚一会便用大盆子装盛,然后把名副其实的水煮青菜放在厨房里的菜橱上,等我们放学回家就有菜配饭。
半热的开水加点盐泡米饭,对于我来说并不是新鲜事,父母亲忙于农事,经常早出晚归。早上做饭的时候,就把中午的饭菜一起做好。我兄弟姐妹多,先回家的就有菜配饭,迟一点的只能吃乾饭,或自己去坛罐里拿点酸菜配饭。有时候懒惰,或赶时间,我便用开水加点盐泡饭吃。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得到了改善,妈妈也学会了许多做菜的方式。一想起妈妈做的菜,食欲大增,腌菜是妈妈最拿手的。在田园里采摘一些新鲜芥菜芯、萝卜、小黄瓜,洗乾净配上腌料,放入菜坛子,密封后放置在凉爽处,半个月后,随时可以取吃。食用时再放几滴香油、几粒葱花拌匀,那股清香味,让我回味无穷,现在想起来还垂涎三尺。如今香港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罐装商品菜,吃到口中的味道就有点怪怪的,和妈妈腌制的小菜相比,相差甚远。
童年时期,妈妈在农闲时段或节日期间,偶尔会做一种用粘米粉做的名叫“老鼠粄”的食物,它是一道客家人喜爱的小吃,它还有一个更惊人的名字“老鼠屎粄”。这道小食香港也有卖,称之为“银针粉”,这名字文雅多了。搬往县城居住后,每天都有货郎担出现在大街小巷,这位货郎担的箩筐里总会装满手工制作的客家美食芋子包、豆腐花等,其中就有我喜欢的“老鼠粄”。
提起家乡菜,每个人都能够报上一大串的菜名。味蕾上的乡愁终生难忘,随着年纪的增长更是让人刻骨铭心。如今在香港也算是吃遍山珍海味,心心念念的还是妈妈做的家乡菜。
想家的时候,做一道妈妈常做的家乡菜,就能缓解那份心心念念的惆怅。我明白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不变的味道,那就是一段属于他的历史,埋藏在心里的乡愁。
来源:《港纸》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6/26/oRrWzIRSocG4FGCHo0Z9FulYD9a5n9O21YI.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