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至16日,一个海外华人科技团体负责人和企业家代表团到香港考察创业环境。代表团成员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比利时、日本的科技专家和企业家,大多为这些国家或横跨全球的华人科技团体的创史人或负责人。
代表团访问了香港科学园、香港大学、香港证券交易所,并拜访了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在与代表团交流会上,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张曼莉副局长指出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的重点是科技产业化,产业化核心是人材,特别是科技企业人材。她希望代表团成员抓住香港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到香港创业,打造科技明星企业,香港创科品牌。
访问考察中大家深切感受到香港政府大力推进国际创科中心建设的雄心和以及吸引全球科技人才和企业的迫切。大家认为, 相对于上海张江和深圳,香港创科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增速非常快。大家看好香港科技产业发展的前景,决定在香港成立全球科技创业者联盟-华创联。华创联将在全球范围内促进科技创新创业,吸引华人华侨科技人员来华创业,特别在香港及大湾区创业, 打造世界一流的硬核科技产业高地。
来自美国的马启元教授已经在香港科学园创办美时医疗公司。他说香港发展硬核科技产业具有独特优势。马教授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医学院任教,担任过上海张江科技园顾问并为中芯国际共同创始人。他认为香港是高度国际化都市,遵守国际准则和知识产权,可无障碍吸引国际一流创科人才和创新企业。香港也是自贸港,税率低,香港制造产品在全球市场有竞争力。这次考察看到了香港政府大力推进创科产业,出台了许多鼓励政策措施,正在克服创投基金不足的短板。他说“香港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汇聚了大量的科研人员和科学家,但缺的是本地创业人才和科技企业家。今天在政府大力扶持下,香港正在成为全球创新热土,将会涌现出一批战略科技企业家。
来自英国的周克明博士在考察了科学园后。决定选择在香港设立全球研发中心, 加快他在英国创办的安瑞移动物联网远程健康医疗的技术研发和全球市场开发速度。周博士认为香港具有在英国和中国开展科技研发和国际营销等优势, 将是加速将安瑞远程健康医疗项目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企业的理想之地。
来自比利时的陈萃英博士已经在内地创业多年,作为糖组转化医学的先行者,创办了以糖组学为核心基础,集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企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考察后,陈博士表示,科技园的企业加速计划和精英企业计划,非常契合企业的现状需求,未来在香港设立研发中心, 将有助于企业吸引国际人才,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企业规模扩大和国际布局。
来自加拿大的蔡丽菲的公司致力于原创知识产权OLED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与香港大学化学系支志明教授合作,十余年来,双方在“基础研究 + 产业转化”合作模式基础上发挥各自优势,已申请发明专利六百余项,已授权近二百项,产品产业转化和生产规模初具成效,已突破年销售亿级规模。公司已经在大湾区的广东顺德、四川天府新区两地靠近客户建立智能生产基地。考察后决定在科学园设立公司全球技术中心,吸引更多国际高端人才和提升研发、管理模式。
来自加拿大的郑延友博士是华尔街金融专家,非常看好充满活力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他说“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湾区之一,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郑博士还表示有一批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看好香港的资本市场,将到港交所完成“两地上市”或“二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