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小麟
当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了快车道。香港也随着由乱及治、由治及兴的阶段转变,加速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步伐,各项计划中的建设都在稳步推进。建造行业作为基础建设行业,其先行性的发展趋势更是不可阻挡。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有人力资源的配套,建造业行业也不例外。据香港建造业议会的研究报告预测显示,从现在起的未来几年(至2027年),本港建造业的人力资源空缺将高达5.5万人以上。空缺人力中的构成包括技术工人、工地监督和相关专业人员等。这一人力资源需求缺口若得不到解决,势必拖慢本港建造业发展的步伐。业内有责任、有担当的部门、团体和有识之士,都应主动作为,积极想办法破解业内的人力资源困局。
“香港善美建筑工友之家”是一个以汕尾籍建筑工友及其亲属为主要成分,在本港存在几十年、靠乡谊和守望相助传统精神维系的、于抗疫艰难时刻注册登记的建筑行业乡团。乡团现有成员近万人,背后所依托的是数以10万计的已定居香港从事建筑业家庭。这些成员不仅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对香港、对国家也同样有深厚的感情。他们是香港建造行业中一支值得重视的重要支撑力量。
过去一年来,香港善美建筑工友之家应成员的要求,以已入行希望提升技能、未入行希望掌握技能入行两类人员作为主要对象,尝试在木模板业技工方面进行了培训探索。至今年初,仅木模板工种就培训了(楼宇工程)技术工人(大工和中工)共826人。在这些受训人员中,60%以上是自费报名的,而未享受政府任何经费补贴。另外,还有265名已报名希望接受培训工友现正处于等待受训中。在已完成培训和已报名等待安排培训的人员中,基本属年轻力壮的群体,其中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年轻人占了六成以上。
一年来的实践尝试,反映了乡团在培训方面的巨大潜力,让我们自己深刻感受到,不仅建筑行业乡团内工友对技能培训有强劲的需求,乡团本身在组织实施培训方面也拥有独特的优势。
一是宣传发动效果好。在培训计划启动过程中,工作人员以“行语”(建筑行内语)加“乡语”(独特的家乡语言)进行信息传递,效果事半功倍。培训招生通知一出,很快家喻户晓,回应者众。
二是动员对象精准。建筑工友之家的成员全是建筑行业中人,或是与行业中家庭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只要有培训,需要动员的对象就全是精准对口的。无需进行大海捞针式的宣传发动。也由于受训对象本来就是建筑行业中人或是建筑工人的子弟,训后的上岗就业率非常高,达到99%。
三是受训对象中年轻人比例高。香港善美建筑工友之家的父兄辈成员,当年投身于建筑行业,较多是出于谋生的需要,所依托的主要条件是体能。如今家中的年轻一代,因建造业的职业安全保障改善了,技术要求和劳动待遇等都跟以前不同了,所以都是出于自愿和自觉接受培训而投入建筑行业。他们是香港建筑行业内一支不易流失的主力军。
鉴于前述情况,我们从站在建造业内建言献策的立场出发,急“家”中兄弟姐妹之所急,也从缓解建造业内人力资源紧缺状况着眼,特向发展局和建造业议会,提出如下建议:
1.研究和重视建造业乡团的独特作用,提供条件和给予指导,发挥其在培训方面的组织动员能力与优势,实施精准培训,令本港建筑工人队伍既可在技能方面得到提升,也可在规模方面得到巩固。
2.利用乡团的宣传发动网络,加强对乡团中年轻一代的宣传引导(包括每年数以千计的新来港与家人团聚子弟),提供适当优惠条件鼓励其接受培训投入建筑行业,成为行业内的主力军。既从另一角度确保了港人(新来港人士)就业,又减轻了香港社会的负担。
3.鼓励本港乡团(建筑业外的乡团)打破乡域和行业界限,互通情况并开展人力资源讯息交流,从多方面扩大人力来源,以弥补多行业的人力需求。
(作者系香港善美建筑工友之家主席,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5/31/yOWFuFV9p7mtDE1KrJjPYjddapEOdz6dHk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