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晓辉
昨日(29日),可说是我国航空历史上一个重要时刻,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飞从上海至北京的航线,开启了C919国产大飞机首次投入商业载客飞行,也标志着C919的“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研发新机的项目于2007年获批立项,经过多年技术攻坚,克服各项困难,2015年完成总装下线,2017年成功完成首飞。在2017年至2022年进行多次试飞,最终2022年9月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
C919整个项目历经15年,最终中国民航市场首次拥有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飞机,也代表国产大飞机已具备批量交付能力,正式走向市场。有舆论指,世界航空商务客机将进入“ABC时代”,A就是空中巴士(Airbus),B就是波音(Boeing),C就是中国商飞(COMAC),未来就是从双雄争霸迈向三强鼎立。
坊间小部分人一直质疑C919是否“国产大飞机”,理由是飞机很多零部件包括发动机等关键部件都是进口货,并非自主研发,直指C919在中国只是组装飞机而已。对于这种质疑,显然是对C919的研制历程不太了解。需知道,制造飞机关乎很多核心技术,并非把零件组装拼凑一起就能成为飞机。C919就是从机头、机身、机翼到翼吊发动机等主体结构设计均由我国的团队完成,更实现了100多项关键技术的攻关突破,绝对是“中国制造”而非“中国组装”。
另一方面,据资料显示,在研制C919初期,部件国产化率指标约为10%,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零部件实现国产化,现时国产化率上升至60%。以当前情况关键部件仍需依赖外国技术,但不难预见未来将能逐步摆脱依赖,届时不但国产大飞机能真正实现100%国产化,而且部件制造将成为高端的生产链,成为中国“走出去”的品牌。
过去曾有声音对中国发展高铁有所质疑,同样是说高铁技术都是从外国引进,但发展到今时今日,中国高铁不但成为我国贯通南北西东的交通工具,而且也成功“走出去”。C919早前已获得了来自超过30间国内外的航空公司青睐,订单机数已超过一千架。经过昨日圆满的商飞首航和外媒的点赞,国产大飞机很有可能成为继高铁后另一张中国耀眼全球的亮丽名片。
不再只是追赶 更要超越
C919国产大飞机冲上云霄,首次投入商业载客飞行,航程虽短却是我国航空发展的一大步。短中期而言,我国航空业已可以减少对外国飞机的依赖,长远而言则有望打破欧美在全球客机市场上的垄断。C919的“一飞冲天”有如明确的告诉大家:中国民机的发展已不再只是追赶,更要超越,而指引我们继续奋力前行的,仍然是大飞机精神——“永不放弃”。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5/30/tvo3f1GH6ZC0cJlq7VA8E90bx3uzAh5EoO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