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实习记者 黄钰洁)5月17日香港报道:5月17日,以“豫见香港 教育携手赢未来”为主题的豫港教育交流合作对接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会议由香港中联办二级巡视员徐恒振主持。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毛杰在对接会上致辞表示,长期以来,在香港中联办、香港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豫港两地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青年学子间的友谊不断加深。希望以此次豫港教育交流合作对接会为契机,持续深化河南省与香港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开创豫港教育合作交流新局面。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毛杰在对接会上致辞(实习记者 黄钰洁 摄)会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5所河南高校负责人分别进行了推介演讲。
郑州大学校长李蓬提到,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与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香港与内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逐步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序列高校与211工程建设高校,希望与香港高校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
河南大学副校长谭贞向参会嘉宾介绍了河南大学悠久的创校历史和所取得的办学成就,提及与香港地区的教育交流由来已久、交流合作成果丰硕,并热切期盼香港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与河南大学增强交流,深化合作,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未来。
中原工学院副院长海然介绍了中原工学院的发展现状,并提到此次来港深入拜访了香港都会大学,未来将会从高校的管理层互访、师生交流、合作办学、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多方位多维度深层次地与香港高校开展合作交流。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捷介绍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发展历史与合作意向,希望与香港高校在多个专业开展办学合作、人才交流和联合培养,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个层次,共同推进教育创新发展,促进豫港两地的教育融合发展,对接河南省十大发展战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郑州西亚斯学院理事长陈肖纯分享了学院的办学经验,提及郑州西亚斯学院在国际化等多个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合作办学上的优势,认为河南省自身对于教育的需求、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均为河南省办学的重要优势,并诚挚邀请香港高校到河南考察,开展交流合作。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岭南大学、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5所香港高校嘉宾也分别进行了发言。
香港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刘智鹏提及了自己和岭南大学与河南省在文化和历史上的深远渊源,岭南大学在过去已与河南的一些大学进行了初步的对接与合作。而在国家深化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中,内地与香港高校的紧密互动合作是未来国家发展开发人才资源的大方向,豫港教育交流合作将会在两地开花结果。
香港大学协理副校长孙红哲表示,在国家发展进入新的历史篇章,特别是“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明确支持香港建成一个国际科创中心、使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机遇下,香港大学积极务求与内地院校的合作,并与河南省的多个高校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特色专业和前沿领域探索著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期待未来的丰硕成果。
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认为人才与国际化是香港科技大学在办学上取得成果的两大重要原因,并由此从引进人才、人才共育、人才共享三个方面阐述了未来合作的具体展望,希望与河南省能够通过共同创立研究基地以引进人才、设立学生夏令营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学者互访共聘等具体形式积极开展合作。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黄国贤介绍了香港理工大学的办学历程与学术成果,并期望未来能够通过与内地高校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利用在航天、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科技等多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国家的科技教育发展作出贡献。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校长刘建德介绍了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在培育学生应用科学及技术方面上的独特优势,提及在过去已经与河南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多个学习课程,并将进一步推进两地与欧洲的合作、共同举办高水平科研论坛,同时期望能继续探索重点领域的深层合作与发展。
最后,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郭毅可、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毛杰签署了交流合作协议。
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郭毅可、河南省教育厅厅长毛杰签署交流合作协议(实习记者 黄钰洁 摄)除5月15日,香港中文大学与郑州大学已在香港中文大学签署了交流合作协议外,现场共有4对高校完成签约,包括香港都会大学与中原工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与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与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与香港科技专上书院。
出席此次对接会的嘉宾还有:香港中文大学内地及大中华发展处处长黄咏、香港城市大学内地事务主任许敏敏、香港浸会大学内地发展办公室助理经理姚楠、香港都会大学副校长关清平、香港教育大学环球事务经理何静及河南省教育厅有关处室和香港、河南省有关高校相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