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 A DECAD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编者按:在过去的十年里,“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倡议之一,有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了该项目。为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本刊邀请到了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内纳德.斯蒂基奇阐述“一带一路”在过去十年中的发展和成就,鉴于全球安全事务的转移和美国(和中国)对印太地区的战略定位,以及俄乌冲突和其他类似现象,他也讨论了“一带一路”面临的一些挑战,并提供了一些改善“一带一路”运作和有效性的建议。
文|塞尔维亚 内纳德.斯蒂基奇
译|本刊实习记者 张清语
“一带一路”十年来的发展与成就
作为一个长期项目,“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还未完全展现出来。然而,它已经在基础设施、贸易和投资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在欧洲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开发的中欧班列提升了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将60多个中国城市与50个欧洲城市连接起来,使运输时间减少了三分之二。“一带一路”倡议还促进了中国公司在能源、技术和旅游等各个领域对欧洲国家的投资,并促进了包括农业、能源和电信等各个行业的投资增长。此外,“一带一路”还有助于改善中欧两地文化与人际的交流状况。例如,中国推出了一些加强与欧洲文化交流的举措,包括“中国-欧盟文化年”和“中国-中东欧文化合作基金”。
“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的开放能够惠及各个领域的全球事务。在过去的十年里,“一带一路”使中国能够扩大与亚洲、欧洲和非洲各国的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方面的联系。在经济层面,“一带一路”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其能够与全球经济尤其是欧洲经济深度融合。通过建设基础设施、促进贸易和投资、推动经济合作等措施,“一带一路”帮助中国扩大了其在欧亚等地区的经济影响力。通过“一带一路”,中国也成为了全球贸易和投资的领导者,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之中。在政治层面,“一带一路”为中国提供了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全球政治影响力和国际声誉的机会。通过促进共同发展和合作,中国已能与“一带一路”的参与国建立更坚固的外交关系。此外,中国对基础设施和发展项目的投资也被认为是改善其形象和推广其发展模式的一种方式。在国家安全方面,“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加强有关地区的区域安全和稳定,为实现中国的战略目标作出了贡献。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和促进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为参与国创造更加稳定和安全的环境。
“一带一路”的全球性挑战:中国主导的新多边主义和全球安全事务的重新定位
中国一直在尝试让其伙伴关系和投资项目变得更多元化的方法,并努力寻求将自身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扩大到传统范围之外且能增强其战略弹性的途径。然而,新冠疫情的暴发阻滞了“一带一路”发挥它的潜力。另外,中国一直在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寻求深化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的道路,并在全球问题上协调双方的利益。中国也一直在增加与其他地区的接触,如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试图开发新的市场和资源。
“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正在发生的冲突。这场冲突使得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愈发紧张,并加剧了欧亚地区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这已经影响到了“一带一路”的建设。因为一些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日渐警惕,担心中国的发展可能会破坏他们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因此,一些国家不愿参与“一带一路”,而另一些国家则试图实施更严格的参与条件和保障措施,以确保它们的利益得到保护。另一个挑战则是印太地区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西方国家试图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尤其是美国,一直在对中国采取地缘政治遏制战略,企图限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美国已经与该地区的国家(包括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结成战略联盟,并增加了在该地区的军事基地。这创造了一个战略竞争逐渐激烈、不确定性不断加剧的环境,并增强了印太地区的重要性,也使得中国实现其经济和政治目标的道路变得更具挑战性。
这种情况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前景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因为中国政府会因此将其战略能力集中在周边,而不是延伸到全球。此外,“一带一路”也无法避免其他挑战,其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便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持续冲突,加剧了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为应对俄乌局势造成的挑战,中国在2023年3月成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潜在调解人,并在冲突后为乌克兰的重建提供全心全意的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势必会促进俄乌冲突的缓解与冲突后的重建。尽管遇到了许多挑战,中国仍以70年前宣布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通过“一带一路”发展了一种新形式的多边主义。这项举措意旨在阿根廷和巴西的支持下,平衡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影响力。此外,通过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成功谈判,中国在波斯湾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这些因素大大促进了“一带一路”的发展,使互联互通成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合作的主要驱动力量。
“一带一路”的本土实践:塞尔维亚的成功案例
在中国与东南欧国家的合作中,塞尔维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并在与中国的合作中赢得了“小冠军”的称号。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塞一直关系稳固,拥有友好双边关系的历史传统。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为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多领域外交政策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框架。这种外交政策是由当时的总统鲍里斯.塔迪奇在2009年首次确立的,他将中国、俄罗斯、欧盟和美国作为塞尔维亚国际关系的四大支柱。这一外交理论没有随著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并与塞尔维亚的当代外交政策相关。
在塞尔维亚,“一带一路”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一带一路”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发展,而这一直是其面临的挑战。塞尔维亚较重要的“一带一路”项目之一是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高速铁路,该铁路将连接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首都,将旅行时间从8小时缩短到3小时。此外,“一带一路”还促进了各个行业的投资,包括农业、能源和电信。在塞尔维亚,已经建立了两所孔子学院以促进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一所在首都贝尔格莱德,另一所在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位于贝尔格莱德的新“中国文化中心”已经成为一个受到民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场所,也是全球最大的文化中心之一。“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塞中两国之间的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包括普平大桥、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高速铁路、米洛斯.维利基高速公路的各个路段、贝尔格莱德绕道、诺维萨德-鲁马高速公路、瓦列沃-拉伊科瓦茨速公路、贝尔格莱德地铁、科斯托拉茨B3和潘切沃热电厂以及其他许多设施。中国公司参与了塞尔维亚的重工业发展,尤其是采矿业,使塞尔维亚对中国的出口从2018年的约2,000万美元大幅增加到2022年的12亿,而中国对塞尔维亚的出口在2022年达到50亿。
作为中国外交和安全政策的专家,“一带一路”倡议也标志著我个人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通过这一倡议带来的人员交流,我得以多次访问中国,并参加在中国各城市举行的重要座谈会和会议。尽管新冠疫情的大流行造成了一些阻碍,但我与中国同事的学术联系和我们的合作研究工作仍然十分稳定。因此,我期待乘坐新开通的贝尔格莱德和北京(海南航空)或贝尔格莱德和天津(塞尔维亚航空)之间的直飞航班。
巩固“一带一路”: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尽管在过去十年中,“一带一路”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有改进的余地,以提高其有效性并应对针对“一带一路”的一些批评。在过去的十年里,“一带一路”在互联互通、贸易和投资方面一直起著重整发展态势的作用。在塞尔维亚乃至整个欧洲,它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各行业的投资,带来了经济增长和文化交流。即使有这些积极的成果,“一带一路”仍因缺少环境标准、透明度较低、不利于当地就业且与当地社群交流较少而受到批评。“一带一路”应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其有效性并减少负面影响。为了解决缺乏环境标准的问题,“一带一路”应该将环境因素纳入项目开发的设计之中,并遵守最佳国际惯例。同样,提高透明度和设立问责制对任何发展项目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带一路”应该公开项目信息,包括项目合同、协议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此外,“一带一路”应优先雇用当地工人,并注重技术和技能的转移,以提高当地建设能力,这将解决关于“一带一路”没有为当地创造足够就业机会的批评。最后,“一带一路”项目的建设者应与当地社群接触,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征求他们的意见,以解决对“一带一路”建设者忽视当地社区及其需求的批评。此外,中国媒体目前在欧洲的参与度不足,媒体对宣传中国在欧洲地区的建设进展以及“一带一路”有关的举措尤为重要,应努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存在感。总之,“一带一路”倡议给欧洲、塞尔维亚及其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因此,不断巩固“一带一路”的效果,确保其以可持续和具有包容性的方式实现其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系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原文为英文,经本刊记者编译。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5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5/3/4UKNuiwZ0ljE2aDMBNy7mO9AqDY8BZlmPrD.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English Version] 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FORWARD: A DECAD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编者按:在过去的十年里,“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倡议之一,有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了该项目。为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本刊邀请到了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内纳德.斯蒂基奇阐述“一带一路”在过去十年中的发展和成就,鉴于全球安全事务的转移和美国(和中国)对印太地区的战略定位,以及俄乌冲突和其他类似现象,他也讨论了“一带一路”面临的一些挑战,并提供了一些改善“一带一路”运作和有效性的建议。
文|塞尔维亚 内纳德.斯蒂基奇
译|本刊实习记者 张清语
“一带一路”十年来的发展与成就
作为一个长期项目,“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还未完全展现出来。然而,它已经在基础设施、贸易和投资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在欧洲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开发的中欧班列提升了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将60多个中国城市与50个欧洲城市连接起来,使运输时间减少了三分之二。“一带一路”倡议还促进了中国公司在能源、技术和旅游等各个领域对欧洲国家的投资,并促进了包括农业、能源和电信等各个行业的投资增长。此外,“一带一路”还有助于改善中欧两地文化与人际的交流状况。例如,中国推出了一些加强与欧洲文化交流的举措,包括“中国-欧盟文化年”和“中国-中东欧文化合作基金”。
“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的开放能够惠及各个领域的全球事务。在过去的十年里,“一带一路”使中国能够扩大与亚洲、欧洲和非洲各国的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方面的联系。在经济层面,“一带一路”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其能够与全球经济尤其是欧洲经济深度融合。通过建设基础设施、促进贸易和投资、推动经济合作等措施,“一带一路”帮助中国扩大了其在欧亚等地区的经济影响力。通过“一带一路”,中国也成为了全球贸易和投资的领导者,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之中。在政治层面,“一带一路”为中国提供了增强国家软实力、提高全球政治影响力和国际声誉的机会。通过促进共同发展和合作,中国已能与“一带一路”的参与国建立更坚固的外交关系。此外,中国对基础设施和发展项目的投资也被认为是改善其形象和推广其发展模式的一种方式。在国家安全方面,“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加强有关地区的区域安全和稳定,为实现中国的战略目标作出了贡献。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和促进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为参与国创造更加稳定和安全的环境。
“一带一路”的全球性挑战:中国主导的新多边主义和全球安全事务的重新定位
中国一直在尝试让其伙伴关系和投资项目变得更多元化的方法,并努力寻求将自身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扩大到传统范围之外且能增强其战略弹性的途径。然而,新冠疫情的暴发阻滞了“一带一路”发挥它的潜力。另外,中国一直在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寻求深化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的道路,并在全球问题上协调双方的利益。中国也一直在增加与其他地区的接触,如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试图开发新的市场和资源。
“一带一路”倡议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正在发生的冲突。这场冲突使得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愈发紧张,并加剧了欧亚地区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这已经影响到了“一带一路”的建设。因为一些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日渐警惕,担心中国的发展可能会破坏他们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因此,一些国家不愿参与“一带一路”,而另一些国家则试图实施更严格的参与条件和保障措施,以确保它们的利益得到保护。另一个挑战则是印太地区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西方国家试图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尤其是美国,一直在对中国采取地缘政治遏制战略,企图限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美国已经与该地区的国家(包括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结成战略联盟,并增加了在该地区的军事基地。这创造了一个战略竞争逐渐激烈、不确定性不断加剧的环境,并增强了印太地区的重要性,也使得中国实现其经济和政治目标的道路变得更具挑战性。
这种情况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前景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因为中国政府会因此将其战略能力集中在周边,而不是延伸到全球。此外,“一带一路”也无法避免其他挑战,其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便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持续冲突,加剧了欧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为应对俄乌局势造成的挑战,中国在2023年3月成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潜在调解人,并在冲突后为乌克兰的重建提供全心全意的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势必会促进俄乌冲突的缓解与冲突后的重建。尽管遇到了许多挑战,中国仍以70年前宣布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通过“一带一路”发展了一种新形式的多边主义。这项举措意旨在阿根廷和巴西的支持下,平衡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影响力。此外,通过促成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成功谈判,中国在波斯湾取得了丰硕的外交成果。这些因素大大促进了“一带一路”的发展,使互联互通成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合作的主要驱动力量。
“一带一路”的本土实践:塞尔维亚的成功案例
在中国与东南欧国家的合作中,塞尔维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并在与中国的合作中赢得了“小冠军”的称号。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塞一直关系稳固,拥有友好双边关系的历史传统。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为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多领域外交政策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框架。这种外交政策是由当时的总统鲍里斯.塔迪奇在2009年首次确立的,他将中国、俄罗斯、欧盟和美国作为塞尔维亚国际关系的四大支柱。这一外交理论没有随著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并与塞尔维亚的当代外交政策相关。
在塞尔维亚,“一带一路”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一带一路”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发展,而这一直是其面临的挑战。塞尔维亚较重要的“一带一路”项目之一是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高速铁路,该铁路将连接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首都,将旅行时间从8小时缩短到3小时。此外,“一带一路”还促进了各个行业的投资,包括农业、能源和电信。在塞尔维亚,已经建立了两所孔子学院以促进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一所在首都贝尔格莱德,另一所在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位于贝尔格莱德的新“中国文化中心”已经成为一个受到民众喜爱的文化活动场所,也是全球最大的文化中心之一。“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塞中两国之间的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包括普平大桥、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高速铁路、米洛斯.维利基高速公路的各个路段、贝尔格莱德绕道、诺维萨德-鲁马高速公路、瓦列沃-拉伊科瓦茨速公路、贝尔格莱德地铁、科斯托拉茨B3和潘切沃热电厂以及其他许多设施。中国公司参与了塞尔维亚的重工业发展,尤其是采矿业,使塞尔维亚对中国的出口从2018年的约2,000万美元大幅增加到2022年的12亿,而中国对塞尔维亚的出口在2022年达到50亿。
作为中国外交和安全政策的专家,“一带一路”倡议也标志著我个人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通过这一倡议带来的人员交流,我得以多次访问中国,并参加在中国各城市举行的重要座谈会和会议。尽管新冠疫情的大流行造成了一些阻碍,但我与中国同事的学术联系和我们的合作研究工作仍然十分稳定。因此,我期待乘坐新开通的贝尔格莱德和北京(海南航空)或贝尔格莱德和天津(塞尔维亚航空)之间的直飞航班。
巩固“一带一路”: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尽管在过去十年中,“一带一路”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有改进的余地,以提高其有效性并应对针对“一带一路”的一些批评。在过去的十年里,“一带一路”在互联互通、贸易和投资方面一直起著重整发展态势的作用。在塞尔维亚乃至整个欧洲,它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各行业的投资,带来了经济增长和文化交流。即使有这些积极的成果,“一带一路”仍因缺少环境标准、透明度较低、不利于当地就业且与当地社群交流较少而受到批评。“一带一路”应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其有效性并减少负面影响。为了解决缺乏环境标准的问题,“一带一路”应该将环境因素纳入项目开发的设计之中,并遵守最佳国际惯例。同样,提高透明度和设立问责制对任何发展项目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带一路”应该公开项目信息,包括项目合同、协议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此外,“一带一路”应优先雇用当地工人,并注重技术和技能的转移,以提高当地建设能力,这将解决关于“一带一路”没有为当地创造足够就业机会的批评。最后,“一带一路”项目的建设者应与当地社群接触,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征求他们的意见,以解决对“一带一路”建设者忽视当地社区及其需求的批评。此外,中国媒体目前在欧洲的参与度不足,媒体对宣传中国在欧洲地区的建设进展以及“一带一路”有关的举措尤为重要,应努力提升中国媒体的存在感。总之,“一带一路”倡议给欧洲、塞尔维亚及其人民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因此,不断巩固“一带一路”的效果,确保其以可持续和具有包容性的方式实现其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系塞尔维亚国际政治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原文为英文,经本刊记者编译。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5月号)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5/3/4UKNuiwZ0ljE2aDMBNy7mO9AqDY8BZlmPr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