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头又名球茎茴香,为伞形花科茴香属茴香种的一个变种,原产于意大利南部,现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早于60年代球茎茴香已经引进中国,却一直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直至近些年我国一些大中型城市和沿海城市为满足涉外饭店及大型超市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才纷纷开始进行引种、栽培。

其实在香港也不容易买到茴香头,只有在一些专卖外国蔬菜的店舖才能找到。球茎茴香和中国种植近二千年的小茴香是同一种植物,两者从叶色、叶形、花序、果实、种子等植物学性状及品质、风味等其它特征上相比,都颇为相似,球茎茴香和小茴香的区别,就是球茎茴香的叶鞘基部肥厚而膨大,会相互合抱而形成一个球状,有如球茎,这亦正是其得名原因。
茴香头的叶柄含丰富挥发油,气味芳香浓郁,可作为蔬菜食用,最常见的吃法是制成各种馅料,比如茴香饺子等等。茴香头的叶片可以用来做香草,虽然样子长得有点像刁草,但其实两者的味道一点也不像。

茴香带有甜味,独特的香味比刁草浓烈很多。茴香头的球茎是主要食用部分,口感脆嫩,味道清甜。茴香头切片后无论在外形还是口感上都跟洋葱相似,味道方面则比洋葱更胜一筹,因为茴香头有八角的香味,茴香头含有的酚类化合物其实亦见于八角,所以茴香头和八角的味道和香气非常相近。

茴香头生食熟食皆宜,可说是一种百搭食材,其食法多变,可煮、可炖、可焗、可烤,在烧鱼,炖肉,制作卤味时茴香都是不可或缺的,其能去除肉中异味,去腥提鲜。茴香头还可以切成细丝凉拌沙拉生食,或搭配各种海鲜肉类或鸡蛋炒菜食用,甚至可以制成浓汤和意粉的酱汁。在西餐中,常会以茴香头和洋葱互换或共用。基本上凡是可以拿来料理洋葱的做法,同样也适用于茴香头。
茴香头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维他命以及钙、磷、铁、胡萝卜素等,能刺激肠胃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肠胃蠕动、排除积存气体,适合脾胃虚寒的人士食用。茴香头性味甘温、辛,含高钾低钠盐,并含有黄酮甙、茴香苷;果实含丰富的芳香挥发油,有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的功效,适用于胃寒痛、小腹冷痛或疝痛等病症的治疗。也能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支气管炎、霍乱、背痛、尿床等症状;部分女性甚至会使用茴香来促进母乳分泌、改善经期、舒缓分娩时的疼痛。
也有人会以茴香头磨粉作为膏药,用来治疗蛇咬伤。茴香头可说是一种芳香的健胃剂,有健脾胃和促进食欲的作用,钾含量高也有益心血管健康,经常吃茴香头还可以帮助消化和抑制脂肪形成,是一种非常好的减肥蔬菜。此外目前更有研究显示茴香头具有抑菌效果,可抑制产气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切茴香头时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切除茴香头的叶柄,一般从顶部下刀,切下的叶柄不用浪费,可以用来给高汤调味。市面上大部分茴香头外表不多不少可能都会有些「外伤」,看起来不太乾净,所以大部分人会把外皮直接撕掉弃置,不过这样十分浪费,建议可通过削整法只去掉不理想的部分,尽量留下外层可食用的部分。削整外皮以后,切去球茎底部,便可以对切或者一切四。切球茎的关键点要把芯儿留著还是取出。
茴香头的结构跟洋葱有点相似,是围著中心一层层长起来的,洋葱的芯儿非常小,茴香头的芯儿大多了,而且从根儿长到叶柄的中心。茴香头的芯儿是可以吃的,就是比周边的组织硬了一点,所以如果要留著芯儿,切片是一层层的,没有芯儿,切片是散的。如果不留芯儿,可以有两种方法切球茎:纵切与横切。纵切是刀顺著根部到叶柄的走势切,横切是刀与截面垂直。将整理好的球茎在中间切开,以与球茎平行的方向下刀。将切后的每一半球茎放平,纵切成期望的厚薄,然后可以看到每一片都带有围著芯儿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