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肖扬)4月26日临沧电:4月25日上午,云南临沧市举行“临沧市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招商推介会”,与五洲百国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共谋合作发展之计、共商互利共赢之策。
云南临沧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建辉在推介上致辞表示,非常高兴与华侨华人和港澳台相聚在一河连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畔,乘著新时代丝路精神的春风,借助临沧·百国华侨华人联谊会这个平台,举办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招商推介会,携手寻味北回归线的“茶香”,见证大美临沧的“转身”,开启合作共赢的“新篇”、共享新通道建设的独特机遇,推动新通道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衔接,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临沧实现有效对接,共同打造高质量国际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临沧样板。
杜建辉指出,临沧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东邻普洱、北连大理、西接保山,与缅甸北部接壤,边境线长近300公里,辖七县一区,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5万,是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牵挂的地方,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临沧作为云南的重要侨乡之一,有归侨、侨眷9万余人,临沧籍海外侨胞30余万人,分布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了解临沧的一扇窗。一直以来,广大海外侨胞根系临沧,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参与临沧经济社会建设,为推动临沧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杜建辉表示,近十年来,临沧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到云南印度洋方向陆海大通道建设上来,于2021年8月成功打通了经临沧清水河口岸出境,经缅甸腊戍、曼德勒等地,从皎漂港或仰光港进入印度洋的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临沧已由边缘地区和“末梢”变为充满生机、活力迸发的开放前沿,正成为“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平台。
杜建辉说,临沧是世界茶树地理起源中心和栽培起源中心,有209万亩的生态茶园,其中:野生茶树群落80多万亩,古树茶产量8,000多吨。“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于1982年提出在临沧建立世界一流大茶园的构想,这一构想正在变为现实,临沧已成为中国最大产茶市、最大普洱茶产区、最大红茶产地,滇红工夫茶多次作为专用外事礼茶,冰岛、昔归更是普洱茶皇冠上的明珠,被赋予“天下茶尊”“中国红茶之都”等美誉。同时。临沧已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200万亩,茶叶、咖啡、甘蔗、核桃、临沧坚果、蔬菜、中药材等产量大、品质优。
且处处显风情,处处是风光,特别是位于沧源阿佤山的勐来大峡谷,集崖画、天坑、溶洞、董棕林等自然景观,宛如一幅自然天成的国画长卷。舒适的自然环境、厚重的人文温度、火热的发展前景,让临沧成为发展康养产业最适宜的地区。
同时,临沧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的重要节点,有3个国家级口岸、1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连接印度洋最近的陆路通道。从临沧清水河口岸到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有426公里,到缅甸内比都有748公里,到缅甸仰光有1,076公里,到皎漂港有888公里。
近年来,临沧坚持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优化运行模式,实施每个标准集装箱货物平均给予1万元的物流补助政策,全力推动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实现规模化、常态化运行。在中远海运等企业鼎力支持下,成功运营多列海公铁联运国际班列,全面对接中欧班列、满俄班列和长江黄金水道,实现了孟定清水河口岸到缅甸仰光港72小时公路到达、到成都72小时铁路到达的物流布局形态。
杜建辉表示: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所辐射的南亚东南亚国家,资源富集、市场广阔,区域人口约25亿,生产总值约8万亿美元,是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与临沧相邻的周边国家农业、矿产、劳动力等资源丰富,对农机器具、新能源汽车、摩托、数字化小家电等产品需求旺盛,具有开展全方位合作的深厚基础。
其中,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全国17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之一,核心区范围3.47平方公里,当前:正与缅方洽谈共同开发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区。目前,在建国际产能合作区标准厂房3.9万平方米,到2035年规划商业服务业用地1,290亩、一类工业用地6,688亩、一类物流仓储用地5,794亩。正在申报粮食、水果、鲜活水产品、中药材等指定监管场地,力争年底实现上述产品在清水河口岸进出。
最后,在推介上,杜建辉向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发出诚挚邀请,冀望在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华商产业园”,著力发展五金配件加工、新能源机电、电子产品、进出口高端农产品加工、跨境物流、国际贸易等产业,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外向型产业集群。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4/26/zY30BkVEfiJlg3sbNbB6jgagwjQXAEpoYJs.jp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紫荆杂志(记者肖扬)4月26日临沧电:4月25日上午,云南临沧市举行“临沧市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招商推介会”,与五洲百国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共谋合作发展之计、共商互利共赢之策。
云南临沧市委副书记、市长杜建辉在推介上致辞表示,非常高兴与华侨华人和港澳台相聚在一河连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畔,乘著新时代丝路精神的春风,借助临沧·百国华侨华人联谊会这个平台,举办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招商推介会,携手寻味北回归线的“茶香”,见证大美临沧的“转身”,开启合作共赢的“新篇”、共享新通道建设的独特机遇,推动新通道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衔接,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临沧实现有效对接,共同打造高质量国际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临沧样板。
杜建辉指出,临沧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东邻普洱、北连大理、西接保山,与缅甸北部接壤,边境线长近300公里,辖七县一区,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5万,是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牵挂的地方,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临沧作为云南的重要侨乡之一,有归侨、侨眷9万余人,临沧籍海外侨胞30余万人,分布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了解临沧的一扇窗。一直以来,广大海外侨胞根系临沧,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参与临沧经济社会建设,为推动临沧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杜建辉表示,近十年来,临沧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到云南印度洋方向陆海大通道建设上来,于2021年8月成功打通了经临沧清水河口岸出境,经缅甸腊戍、曼德勒等地,从皎漂港或仰光港进入印度洋的中缅印度洋新通道。临沧已由边缘地区和“末梢”变为充满生机、活力迸发的开放前沿,正成为“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平台。
杜建辉说,临沧是世界茶树地理起源中心和栽培起源中心,有209万亩的生态茶园,其中:野生茶树群落80多万亩,古树茶产量8,000多吨。“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于1982年提出在临沧建立世界一流大茶园的构想,这一构想正在变为现实,临沧已成为中国最大产茶市、最大普洱茶产区、最大红茶产地,滇红工夫茶多次作为专用外事礼茶,冰岛、昔归更是普洱茶皇冠上的明珠,被赋予“天下茶尊”“中国红茶之都”等美誉。同时。临沧已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2,200万亩,茶叶、咖啡、甘蔗、核桃、临沧坚果、蔬菜、中药材等产量大、品质优。
且处处显风情,处处是风光,特别是位于沧源阿佤山的勐来大峡谷,集崖画、天坑、溶洞、董棕林等自然景观,宛如一幅自然天成的国画长卷。舒适的自然环境、厚重的人文温度、火热的发展前景,让临沧成为发展康养产业最适宜的地区。
同时,临沧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的重要节点,有3个国家级口岸、1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连接印度洋最近的陆路通道。从临沧清水河口岸到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有426公里,到缅甸内比都有748公里,到缅甸仰光有1,076公里,到皎漂港有888公里。
近年来,临沧坚持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优化运行模式,实施每个标准集装箱货物平均给予1万元的物流补助政策,全力推动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实现规模化、常态化运行。在中远海运等企业鼎力支持下,成功运营多列海公铁联运国际班列,全面对接中欧班列、满俄班列和长江黄金水道,实现了孟定清水河口岸到缅甸仰光港72小时公路到达、到成都72小时铁路到达的物流布局形态。
杜建辉表示: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所辐射的南亚东南亚国家,资源富集、市场广阔,区域人口约25亿,生产总值约8万亿美元,是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之一。与临沧相邻的周边国家农业、矿产、劳动力等资源丰富,对农机器具、新能源汽车、摩托、数字化小家电等产品需求旺盛,具有开展全方位合作的深厚基础。
其中,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全国17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之一,核心区范围3.47平方公里,当前:正与缅方洽谈共同开发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区。目前,在建国际产能合作区标准厂房3.9万平方米,到2035年规划商业服务业用地1,290亩、一类工业用地6,688亩、一类物流仓储用地5,794亩。正在申报粮食、水果、鲜活水产品、中药材等指定监管场地,力争年底实现上述产品在清水河口岸进出。
最后,在推介上,杜建辉向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发出诚挚邀请,冀望在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华商产业园”,著力发展五金配件加工、新能源机电、电子产品、进出口高端农产品加工、跨境物流、国际贸易等产业,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外向型产业集群。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4/26/zY30BkVEfiJlg3sbNbB6jgagwjQXAEpoYJs.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