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上周六(15日)是第8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香港特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3”开幕典礼上致辞。
作为中央港澳工作的“操盘手”,在香港由乱到治的每个关键时刻,夏宝龙都会发表讲话,每次讲话都极具针对性和操作性,成为“香港治理”下一阶段的“施工图”和“责任书”;此次出席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活动,夏宝龙的致辞不仅信息量大,而且直指要害,有些话可谓“振聋发聩”、“醒醐灌顶”。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保国家安全,就是保‘一国两制’,就是保香港繁荣发展,就是保香港的民主自由,就是保香港全体居民的人权和根本福祉,就是保所有外国和内地来香港投资者的利益。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
他直言不讳地提醒:“现在香港社会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乱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础尚需巩固。大家需要时刻警惕街头暴力卷土重来、警惕‘软对抗’暗中作乱、警惕海外乱港活动倒灌香港。”
他以“6个相信”的阐述表示,特区政府及管治团队、爱国爱港力量、司法法律界、来港投资者、广大市民、香港青年均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夏宝龙这份近5,000字的致辞,为香港压实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提供了指引,值得香港社会各界和广大居民认真研读。
香港不能再乱 也乱不起
在致辞中,夏宝龙首先引用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段重要讲话。习近平曾说:“香港是全体居民的共同家园,家和万事兴。经历了风风雨雨,大家痛感香港不能乱也乱不起,更深感香港发展不能再耽搁,要排除一切干扰聚精会神谋发展。”
“香港不能乱也乱不起”--这是“修例风波”后,中央和香港形成的一个共识。
香港为什么不能乱?因为香港一乱是“多输”的结果。首先是香港市民遭殃,“修例风波”期间,市民出行都困难,学生无法上课,打工仔无法返工,店舖无法正常开门迎客,稍有不同政见,还遭到“黑衣人”私刑;一些人喊着“自由、民主”,却侵犯了他人“免于恐惧的自由”。
其次,香港的整体利益遭殃,香港成了“动乱之地”,每逢周末有暴乱,香港人都要跑到深圳去“唞唞气”,外地游客哪里还敢来香港旅游、购物!香港是一个现代服务业为支柱的经济体,一旦没人敢来,经济便一片萧条。
再者,国家利益遭殃,香港具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发挥着内地企业走向海外、海外资金流入内地“中转站”的作用,香港一乱,合作中断,什么事也干不成。
还有,来港的投资者也遭殃,大家都忙于“政治运动”,社会秩序一片混乱,谁还有心思为老板打工呢?
香港为什么乱不起?香港没有本钱折腾了!回归以来,历届特区政府采取了比较保守的财政政策,库房充盈,家底殷实;谁曾料到,“修例风波”叠加3年疫情,许多行业经营惨淡,特别是旅游、餐饮、零售、酒店、运输等行业,结业潮、倒闭潮一波接着一波,特区政府库房不仅要为民纾困,还要开支防疫成本,3年下来库房几近见底,“财爷”陈茂波坦言,财政预算案一年比一年难做。
夏宝龙在致辞中讲到,“香港要安定安宁,不要暴乱动荡;要繁荣昌盛,不要凋敝衰败;要精诚团结,不要对立撕裂;要文明法治,不要野蛮失序,这是全体香港人民的共同心声。”夏宝龙在这个重要的场合,替香港市民说出了这些心里话。
危害国安“乱源” 尚未根除
舆论普遍认为,国安法实施后,香港实现了“由乱到治”,且处于“由治及兴”的新阶段,对香港社会环境持乐观态度;夏宝龙却语重心长的说:“香港社会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暗流”有哪些?在何处“涌动”?相信国安部门掌握了有关情况,不便于公布,而中央高层对香港局势看得更清楚。夏宝龙的两句话点到了要害:“乱的根源尚未根除,治的基础尚需巩固”。
“乱的根源”在哪里?显然,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乱源”还未排除,例如“港独”言论最早是香港大学的学生会刊物抛出的,有爱国爱港代表人士高度警觉,进行了严厉谴责,但戴耀廷等人却以干涉“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来“回驳”;后来的事实证明,戴耀廷等人要的不是什么“学术自由”、“言论自由”,真正目的是要发出“港独”宣言、实施“港独”计划。
那么,时至今日,“学术自由”、“言论自由”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分界线在哪里?划分清楚了吗?如果还是模棱两可,就说明“乱的根源尚未根除”。“乱源”还不止于此,我们应该对照基本法和国安法好好梳理一下,还有哪些地方是“乱源”。
“治的基础”是什么?回归以来,香港治理的主要教训是:“中央的全面管治权”没有透过“香港的高度自治权”体现出来,“两权”之间存在“缝隙”。包括建制构架内的某些人都偏颇地认为,除了国防和外交之外,香港拥有其他所有权力,香港在行使这些权力时不受中央制约,过往几次“人大释法”也被某些人解读为“干涉香港自治权”;现在愈来愈多人认识到,“两权”并非“平起平坐”,“中央的全面管治权”包括对“香港的高度自治权”之监督权。但如何让“中央监督权”落地?现在还没有形成落实机制。因此,夏宝龙说“治的基础尚需巩固”,完全是客观事实,不能不引起全港社会高度重视。
夏宝龙在致辞中说:“我们相信,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其管治团队一定能够担起治理香港的主体责任……我们相信,爱国爱港力量作为守护香港的中坚力量,一定会全心全意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我们相信,香港司法法律界专业素养高、责任心强,一定能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捍卫香港法治的光荣使命。”
以上“3个相信”,是针对行政、立法、司法机构的人员说的,他们作为“治港者”,理应肩负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责任,不容懈怠!
“6个相信” 厘清各方责任
夏宝龙在致辞中还说:“我们相信,香港是孕育机遇与财富的热土和天堂,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在这里面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一个繁荣稳定的香港对大家是最有利的,你们的付出必将得到丰厚回报……我们相信,香港是全体居民的共同家园,每位居民都是这个家园的持份者、建设者、受益者,都会为维护香港和谐稳定出一分力、作一份贡献……我们相信,广大香港青年必将成为有为的一代、值得骄傲的一代,一定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勇敢地担起对家庭、对香港、对国家的责任。”
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强调,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应参与其中。(香港中通社资料图片)以上“3个相信”,是针对投资者、市民和青年说的。香港是全球最自由、最开放、最公平的经济体,为投资者提供了赚钱的机会,他们理应维护香港的和平稳定;香港是730万市民的家园,“家和万事兴”,市民理应维护家园和谐稳定;青年是香港的未来,国安家好,青年成长的天地更广阔,青年理应维护香港的和谐稳定。
“6个相信”用词考究,看上去是“希望、信赖”之意,实质上厘清了6个群体在维护国家安全上的共同责任。夏宝龙点睛,“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应参与其中。”这是夏宝龙致辞的最关键重点!
担任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兼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的夏宝龙,经验丰富、剖析透彻,他在致辞的开头就说:“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见面,我很愿意就维护国家安全等话题同大家说一些心里面话。”
“心里面话”需要用心领悟。心灵相通,国安家好,万事兴旺!
(作者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