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太阳活动?极端太空气象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影响?大脑的认知如何形成,记忆又是什么?未来的智慧科技会建设出一座怎样的智慧城市?……带著这些高深玄奥的科学问题,新一届香港“科创大讲堂”重装开讲。从去年9月至今年,“科创大讲堂”将陆续邀请24位顶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为香港学生带来一场场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科普讲座,同时为内地科学家与香港师生深入交流搭建桥梁,助力香港创科教育事业发展。
文|本刊记者 冯琳
让香港的孩子们更加了解科学、相信科学、热爱科学
欧阳自远院士是“科创大讲堂”的老朋友了,2021年11月他曾向香港的中学生们讲述“红色火星的蓝色星球梦”。“在演讲之后的互动中,孩子们问到我关于火星生命、人类改造火星的可能以及未来‘天问二号’的探测任务等,我由衷感受到了他们对科学的喜爱、对星辰大海的向往。”欧阳自远说。2022年10月20日,他又为香港喇沙书院的同学介绍起“月球开发利用的前景”。
在欧阳自远看来,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传承优良传统的民族,好的精神会代代相传;下一代对科学的兴趣如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家未来的科技水平。“做科普是科学家的责任、义务和使命。”他真切地感受到,做好科普,应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要用心和倾注真情;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还要遵循科学方法,遵守科学道德,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他希望“科创大讲堂”活动能够让香港的孩子们更加了解科学、相信科学、热爱科学。
“大脑是我们身体发号施令的地方,也是我们目前对其了解最少的地方。”蒲慕明院士坐在讲台前展示著载有大脑神经图示的讲题简报,精神矍铄地讲解大脑可塑性的奇妙之处。2022年11月,在香港尚未“通关”的情况下,蒲慕明携夫人丹扬院士克服诸多困难访港,为拔萃女书院学生分别带来了“大脑的可塑性”和“如何睡眠、为何睡眠”两场英文讲座。
“科创大讲堂”启动仪式2022年12月15日,黄乃正院士开讲“有机合成的科学与艺术”,向香港优才(杨殷有娣)书院全校师生讲解有机合成之美与科学研究。有机合成如何影响药物研制和发展?科学家如何发现自然物质对人类的用处?我们应如何安全地处理有害的有机化合物?针对这些由同学们现场提出的有趣问题,黄乃正与大家畅谈交流。
2023年新春来临,汪景琇院士、赵天寿院士、焦念志院士接连在香港华仁书院、圣保罗书院、圣保罗男女中学授课,主讲“太阳活动和太空气象”“为未来供电的阳光”“看得见、摸得著、可参与的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内容。
参与活动的师生表示,邀请我国知名科学家为香港学生提供科普讲座,有助于提升学生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梦想。“听到很多院士的见解以及他们分享的科学知识,让我获益良多。”香港学生许君豪说。另一名香港学生刘思晨激动地称:“如果邀请更多院士开讲科普讲座,肯定能让我们了解更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夏洵武同学告诉记者,期待通过参加“科创大讲堂”活动增加科学知识,为将来选读理科相关专业做好准备。
加强科学家与香港学校的互动交流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在科技交流和科学教育方面,与香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科创大讲堂”活动是中国科学院继举办香港青年实习计划活动后,联合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打造的又一科普品牌活动。
“科创大讲堂”活动由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办,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教科部、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支持。活动致力建立科学专家与香港学校的联系平台,通过邀请顶尖科学家向香港学生进行科普讲座,提升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加强科学专家与香港学校的互动交流。
2019年10月,第一届“科创大讲堂”成功开启。该年以“嫦娥探月工程”为题,邀请中科院专家讲解科学知识如何运用于探月工程,共举办了6场科普专业讲座,逾4,000人参与。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肆虐,“科创大讲堂”转为线上讲座。2021年疫情放缓,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邀请中国科学院10名院士、专家来港,于“科创大讲堂”系列讲座介绍航天、医学、地理等课题。
2022年9月26日,2022年香港“科创大讲堂”在中国科学院与香港培侨中学两地同步连线举行了启动仪式。本届活动将邀请24位院士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香港学生带来系列科普报告和科学教育课程,与香港青少年交流。
香港嘉诺撒圣方济各书院“科创大讲堂”讲座现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安排国家顶尖科学家为香港学生带来丰盛的科普学习之旅,能够让同学更了解国家各项超卓的科研成就,对学校建立学习科学和创新科技的氛围有积极的意义。
他在致辞时表示,国家科技事业近年取得历史性进展,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7月1日重要讲话中提到,香港创新科技产业迅速兴起,习主席又亲自考察香港科学园,反映中央对香港创科发展的重视和支持。特区政府会大力推动创科发展,将香港建设为国际创科中心,同时著重培育人才,迎接创科时代的无限机遇。特区政府也将进一步整体推动STEAM(科学、科技、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倡导创科思维,配合创新科技和数码科技的发展;通过持续更新课程、加强教师培训等多元策略,帮助学生从小培养对学习科学及创新科技的兴趣及能力。他希望各界与特区政府携手合力推动科学和创科教育,培育人才,实现香港国际创科中心的建设目标,为国家建设成为科技强国作更大贡献,为世界和人类文明发展出一分力。
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会长任咏华称,科学知识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希望参与计划的学生能抓住此珍贵机会,与科学前沿的中科院院士积极交流,学习科学知识,了解国家以及全球科研成果的最新发展。学生如有扎实的科学知识,便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积极创新。
截至今年2月,本届香港“科创大讲堂”已有12位院士进行了讲座,有近2,000名师生参与。接下来,还有12位院士将围绕量子科技、先进材料、高能物理、生命科学等主题为香港英华书院、风采中学、创知中学、东华三院甲寅年总理中学等学校师生精彩开讲。
(本文图片均由香港科技创新教育联盟提供,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4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