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鸣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下团组的的新闻备受关注。今年“两会”议程过半,习主席三下人大代表团和政协联组会,与代表委员共议国是,释放出重要信号。
在江苏代表团,习主席系统论述“高质量发展”;在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习主席深刻阐明“民营经济发展”;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习主席重点强调“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习主席今年“两会”三下团组的深意何在?
“高质量”与“自己人”:
“两个大局”下的必然选择
习主席把“高质量发展”定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把“民营经济”定义为“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这两个最新定义,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视野下做出的。
从外部看,以俄乌战争为标志,世界进入了动荡变革期。“选边站队”“制裁”“断链”“脱钩”成为过去一年的“高频词”,二战以来形成的国际秩序正经受严峻挑战。同时,自2018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以来,美西方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封锁打压有增无减,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很不乐观。
从内部看,2022年,中国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现在,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8.9%,预计到2035年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看看今天的日本,就明白老龄化是导致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此外,这些年来,随著中国人力成本、资源成本、环保成本的增加,一些外资企业把工厂搬迁到了东南亚,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小。
“高质量发展”既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也是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民营经济既涉及到创新,又涉及到就业,作用不可忽视。习主席说:“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鼓励民营企业“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这都是真心话。
“二十四字诀”与“一体化”:
应对“惊涛骇浪”的积极选择
如何应对复杂严峻国内外环境?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习主席讲了24个字:“沉著冷静、保持定力,稳中求进、积极作为,团结一致、敢于斗争”,并对此进行了阐释。
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讲到“一体化”时,习主席讲到:“加强各领域战略布局一体融合、战略资源一体整合、战略力量一体运用,系统提升我国应对战略风险、维护战略利益、实现战略目的的整体实力。”
“二十四字诀”与“一体化”,都是应对未来“惊涛骇浪”的选择。中国现在是公认的“世界老二”;尽管中国早就倡导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但“世界老大”当作没听见,对中国的打压从没有停止,而且越来越猛,这注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轻轻松松地实现。中国不惹事,但须防止别人挑事,甚至闯到家里来闹事,比如介入台湾问题,阻止中国和平统一。
最高领导人的一言一行皆有深意,习主席今年“两会”三下团组的话题,标注了国家当下的三件大事。从国家大事看香港未来,是我们观察问题必须有的视角。香港是联通中外的桥梁和纽带,领悟习主席讲话深刻内涵,认清香港的角色定位,香港才能未来的路上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本文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