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冰芬
3月5日,我认真聆听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很受鼓舞,也十分振奋。报告可谓实事求是,直面困难挑战,指出国家经济改革开放迈入深水区,前进的道路非常艰辛,加上三年疫情的打击,可谓危机四伏,但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国家整体经济保持稳健增长,全年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增长3%,五年以来年均增长5%,实在是难能可贵。
正因为明白过去走来极为不容易,才知道未来的方针政策有多么重要,解决问题需要多么强大的信心和决心!对于来年国家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个人认为中央推动经济稳健增长的决心是非常大,尤其是拉动内需潜力,对香港而言,充满机遇。总结报告,我有三点心得体会。
第一,拉动内需。总理在报告中提到“著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目前,欧美地区正在经历高通胀的经济困境和加息的紧缩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动力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国家已难以再依靠出口。因此,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是最有效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法。对香港来说,巿场不止在大湾区,更要望向国内整个庞大且潜力深厚的巿场。
第二,在企业政策方面,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强,报告提到“依法保护民企产权及企业家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致力创建公平竞争环境,提振巿场的信心及预期”,未来都会继续鼓励民营经济及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及个体户的发展。稳定的政策和营商环境,对港商来讲,起了一个稳定信心的作用。
此外,报告提到“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和“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香港在助力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可以发挥“一国两制”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因为香港作为国际城市,拥有联通世界的多类型平台和众多具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以及全国唯一实行普通法司法制度的城市,能够更有效广交国际朋友圈,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因此,香港不仅是内地招商引资的对象,更是一个对外的窗口。
第三、在产业体系方面。报告提到“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以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香港在这方面正在努力发挥香港力量,贡献国家。香港在“十四五”规划中定位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拥有五所跻身全球70大的大学,科研基础非常雄厚,加上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汇聚海内外资本和人才的优势,势必成为推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
总而言之,虽然经济面对不少困难及挑战,但报告中有许多扩大内需、支持企业营商、吸引和利用外资、以及提升企业高端化和智能化等政策规划及建议,反映中央推动国家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决心和信心是非常大,对香港而言,要深切了解报告内容和精神,把握融入国家发展大战略的机遇,为香港“由治及兴”增添新动能。
(作者系港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再出发大联盟总主任,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3/7/IALxoGEC3bxdFf4d10Cc9S4v9u3xCfegqNt.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