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接到怀疑贪污的投诉,我们手上只有这一块碎片,拿著这块碎片,就要把整盘拼图找回来。”
3月1日,廉政专员胡英明上任8个月,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分享起工作挑战来十分从容,不时微笑著望向同事,予以赞赏的眼神。
上任大半年,胡英明感叹“原来案件这么难查”。贪污行为隐蔽,除了行贿和受贿双方,其他人很难察觉,所以廉政公署每次接获投诉,拿到的线索都很少。
他比喻廉署工作是在寻找拼图碎片。许多大案件,接手时只是怀疑个案,廉署凭经验就能“嗅”出案件的真确性,然后慢慢搜集碎片,拼凑出案情。
胡英明还记得第一天上班,就接触了机场三跑工程涉贪案,也参与了整个过程,看到同事全情投入的专业精神:“他们说,一定有可疑,一定要找出来!”于是,逾百队人马出发去搜查、拘捕,震撼的场面令他印象尤新。由于廉署只能扣留嫌疑人最多48小时,廉署人员便是连续48小时没有合眼,争分夺秒地搜集证据和资料,决定后续是否起诉嫌疑人。胡英明在控制室全程带领和指挥,感受到同事锲而不舍的精神张力,“案件非常复杂,但他们搞得定,我很放心。”
在许多以廉署为题材的影视剧中,廉署人员查案时常出现惊心动魄的画面,被威胁恐吓也不在话下。
戏剧固然只是虚构,和现实有一定区别。胡英明不便透露工作细节,但他说,威吓执法人员是非常严重的罪行,“如果我知道,我会毫不留情采取执法行动,这是我的承诺,我要保护同事。”
胡英明表示,廉署人员基于法例和内部守则,调查需全程、全内容保密,承受的压力很大,查案时也会面对很多突如其来的挑战。
现今科技越来越发达,廉署的搜证工作也越趋困难;犯罪份子利用迂回曲折的手段贪赃枉法,试图逃脱法网的种种情形,更加坚定了胡英明要带领这支团队肃贪倡廉的决心,势必要杜绝漏网之鱼。

香港与内地及国际全面通关,民生经济活动正快速复苏,商务往来增多或意味贪污个案也将上升。胡英明在采访中回顾去年廉政公署反贪成果,展望今年肃贪倡廉的最新挑战与工作规划。
香港一直以完善的反贪制度、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和公平的营商环境享誉国际。去年,廉政公署接获1835宗贪污投诉,按年减少19%。涉及政府部门、公共机构、私营机构的贪污数字均有下跌,前两者占三分之一,后者占三分之二,证明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整体诚实可信。
虽然数字下跌,但廉政公署从未松懈。胡英明指出,受疫情影响,民生经济活动减少也会影响市民投诉意欲,预料来年经济活起来,相关数字会上升,所以廉署在反贪上投放的资源不减反增。
据统计,私营机构占贪污投诉数字最多的三个界别,分别是楼宇管理、建造业和金融保险业。廉署在这方面的工作亦是不遗余力,将贪污份子绳之以法。
从去年8月揭发的机场三跑贪污案,到今年1月就楼宇维修展开的执法行动“火网”,两个轰动全城的案件中,廉政公署累计拘捕近百人,涉案款项分别超过5亿和2亿港元,被起诉的人包括机管局高层、分判商、供应商等。
廉政专员胡英明上任8个月,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接下来,香港将建设多个新发展区,大型基建急速发展,胡英明相信,案件会对业界产生警惕作用;也会唤醒许多市民对反贪工作的关心。“火网”行动后,有关的贪污投诉个案按月升六成。“这种现象非常好,希望市民多留意身边的贪污情况,一有怀疑就来找我们。”
赃款大至数以亿计,小至几百港元;种种贪污案件,廉署逐一破解。明年是廉署成立50周年,走过许多辛苦路,现时反贪工作看似得心应手,实际上面对许多新挑战。
“贪污是很隐蔽的罪行,而且手段越来越复杂,日新月异,需要紧贴学习进步。”胡英明注意到,近年虚拟资产行业持续发展,未来透过不同科技贪污的手段可能会更迂回曲折,搜证更困难。“我们的电脑鉴证小组已经在研究这方面问题,并到各个国家地区交流经验,准备迎接这些挑战,市民可以放心。”
香港与内地全面通关后,人员和商务往来恢复频繁。胡英明说,不仅是内地,廉署与海内外反贪机构一直保持紧密联系,会透过相关机制,按当地法例协作调查,整个机制运作良好。
在胡英明看来,“打击贪污是无边界、无国界的,不法份子并非跨境就可以逍遥法外,我们会用尽方法去做。”
廉政专员胡英明上任8个月,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访问当天,恰逢特区政府取消口罩令,社会告别遮盖面貌的生活。或正预示著,隐蔽的贪污也必定无所遁形。
廉署过去的民意调查均显示,绝大部分香港市民对贪污采取绝不容忍的态度。胡英明直言,宣传教育不会停止,除了加强社交平台、小中大学校园和企业推广,还会邀请幼儿园学生到廉署上课,从小培养守法意识。
这就是香港以廉洁闻名的原因。“廉洁社会单靠廉署1500位在职人员是不足够的,需要所有人一起建设,香港胜在有‘你’同ICAC。”
来源:香港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