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仲尼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将恢复增长动能放在扩大内需上,最重要的是提振民众信心,释放其储蓄,相信未来这应该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
目前的问题并非民众没有钱,而是他们宁愿将钱储蓄起来也不愿意消费,这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疫情的冲击以及复杂的国际形势,使得国际和内地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很多市民都不敢消费,积谷防饥。据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去年人民币存款增加逾26万亿元。若能释放部份储蓄,相信有助带动高端零售市场复苏和稳定楼市。
早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政策。举例说,中央采取减免车辆购置税,促进汽车消费,使新能源车销量增加93.4%,成功释放汽车消费动力,带动汽车上下游行业发展,制造更多新职位,激发民企积极性,为经济添动能。
因此,要建立消费信心,建议中央政府除了继续对中小微企减税降费、提供融资贷款便利外,还可能要鼓励地方政府推出优惠政策、支持产业政策,拉动当地经济,激发民企投资意欲和积极性,让民企为经济增添活力,带动经济快速复苏。
人口和市场资源就是中国的巨大优势。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出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和鼓励消费,包括向小型企业提供所得税优惠政策、利用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投资,提升产品和服务水平,助力本土消费市场发展。
中国电子消费模式迅速发展,制造了大量的消费数据,可以协助企业提供更适合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由于中国消费者近年对商品和服务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大数据的使用和分析,便能帮助及推动企业加大投资研发,更高质素、更迎合市场口味的商品和服务,亦会提升生产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消费型经济增长。
同时,我们在拉动消费的同时亦能提高就业率,改善民生问题。本土消费市场扩大,连带零售、餐饮、旅游住宿和服务人员的需求亦会增加。内需带动的经济增长能够为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产生在地方的良好循环,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作者系港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3/6/WR3rHh29IjqU3VyERmzIGRTN7DIdTXCpGK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