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 连振海)26日香港报道:在中联办春茗活动上,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邀请香港传媒“多到内地走一走、看一看”,希望大家踊跃参团访粤。2月23日至25日,由18家香港传媒高层人士组成的参访团从香港出发开始三天行程,先后到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参访。他们了解人文历史、城市规划、港澳青年发展,参观当地最有特色的企业,亲身感受大湾区建设蓬勃发展的新机遇新动能。三天的行程,每到一处,参访团都受到了热情接待。“久别之后踏上这片热土,非常激动!”香港传媒高层人士大湾区参访团团长李大宏的话引起了参访团其他成员的共鸣。
香港传媒高层人士大湾区参访团由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组织,卢新宁副主任担任参访团顾问。此行主题是“聚焦新发展 激发新动能”,以促进港澳两地交流,助力大湾区建设。这是新冠疫情以来,第一次香港传媒参访团访问大湾区内地城市。
受到高规格接待
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广州会见了来粤参观交流的香港传媒高层人士大湾区参访团。
黄坤明会见参访团时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动实践,为三地媒体新闻宣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更为广阔的舞台。希望香港传媒界的朋友继续关心关注广东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大力宣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部署和工作进展,真实反映大湾区给三地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创新创业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同时积极面向国际社会加强宣介推广,以全面、真实、立体的报道,向世界展示大湾区良好形象和发展前景。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等分别会见参访团。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卢新宁担任参访团顾问,出席了黄坤明书记会见活动,并参加与广州、深圳等市主要领导会谈等参访活动。她表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香港与广东始终密切协同、彼此成就,此行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当前广东热气腾腾的发展场面。期待以此次访问为契机,进一步增进粤港传媒界相互了解,推动两地媒体交流实现双向奔赴、加速升温,合力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更好促进香港各界抢抓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3日下午,正在广州参访的李家超抽时间,特别安排与香港传媒高层人士大湾区参访团茶叙,并强调了他的“三个支持”:支持香港媒体多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参观考察,发掘更多故事;支持香港媒体展现更多高质量报道;支持香港媒体呈现不同领域的价值,让各路专家积极建言。
行程安排丰富深入
23日,参访团一行首先来到广州,重点考察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总部创业基地、南沙政府服务中心“元宇宙”政务大厅、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基地之南沙基地。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参访团通过“沉浸式”4D影院、广州版“清明上河图”、6D短展板、城市沙盘等,生动立体地了解了广州城市建设发展的脉络和足迹,切身体验广州“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战略规划。尤其是广州骑楼、石板街等特色建筑,大家纷纷拍照打卡留念,称赞当地骑楼建筑文化保留得很好,也可以从中看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同根同源。在南沙政府服务中心,“市民可以戴上VR眼镜进入元宇宙政务大厅办理相关政务事项。”中心工作人员的介绍引起了传媒参访团的浓厚兴趣,紫荆杂志社社长杨勇戴上VR眼镜,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亲身感受“元宇宙”政务服务。体验过后杨勇表示,作为全国首个“元宇宙”政务服务大厅,随著技术的不断完善,“元宇宙”政务服务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也能利用新科技为民服务。
在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总部创业基地和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基地之南沙基地,参访团倾听香港青年畅谈大湾区内地城市创新创业故事,了解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情况,切身感受到了广州为香港市民特别是香港青年务实高效的服务。
深圳是香港联系大湾区腹地的桥梁和支点,参访团先后考察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河套深港协同创新中心。2022年比亚迪公司跻身世界500强并迎来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再次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截止目前,在全球累计申请专利3.8万项、授权专利2.6万项。一系列耀眼的成绩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比亚迪傲视全球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比亚迪展厅内,一面5米多高的专利墙引来了阵阵惊叹声,“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八个大字显眼突出,参访团纷纷拍照打卡。另一侧的墙面上,专门展示了为公司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工程师的个人照片和简介。比亚迪公司激励科技人才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或许,这就是这家民营公司跻身世界500强的奥秘所在吧!
2017年9月,河套深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是河套深港技术创新合作区首个高端科研落地项目的启动区。25日上午,参访团来到位于该中心44楼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展示交流中心,这是合作区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工作成效展示的重要平台,内设有照片墙、LED显示屏、三维立体沙盘及宣传视频,可全方位实景展示合作区规划建设最新情况。据现场讲解人员介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平台。园区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有四条地铁在园区内通车,另有两条建设中,未来还有四条城际铁路通过该区域且设有站点。目前,深港协同创新中心已引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创新创业项目、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深圳创新及技术中心、世界创新城市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等国际组织、高端科研机构和香港高校等项目。
25日下午,参访团一行转往东莞,考察了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展览馆和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亲身感受到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所带来的城市蝶变。松山湖科学城展览馆是一个集展示、科普、互动等功能与一体的城市空间展示平台,全方位总结过去20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松山湖模式”。工作人员透过视频、图片和模型等,向参访团介绍了科学城整体规划、先进制造业集聚情况、中国散裂中子源等情况。在现场,参访团对中国散裂中子源尤为兴趣,这是我国首台、全球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被称为“超级显微镜”,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国之重器”,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已建成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工程。
在最后一站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一台“刑天”轮足机器人吸引足了眼球,大家纷纷驻足观看。技术工程师当即示范,控制“刑天”跳跃、急速移动、转弯等姿态。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刑天”可应用于巡逻和运送包裹等。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创立于2014年,深耕硬科技领域,专注发现、培育、投资勇于革新的早期硬科技创业者,孵化了超过60家硬科技公司,头部公司估值累计已达800亿元。其中,15%的公司已成为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包括开拓了“扫拖一体化”品类的云鲸智能、专注于船用电力驱动系统的逸动科技等。
除了“大开眼界”,多位传媒高层都表示,此次参访活动也让他们看到了未来香港发展的新机遇。紫荆杂志社社长杨勇认为,在科技和人才方面,东莞和香港各有优势,需要更热络的“双向奔赴”。香港是全球营商环境最便利的城市之一,被誉为国际金融中心,而且优秀学府林立,多元化人才汇集。东莞这边有著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庞大市场,是未来发展的腹地。莞港两地可以在科创方面更好地形成互补,通过体制的创新带动产业的集聚,通过人才的交流,力争在新起点上继续争先进位。“全世界的发展看中国,中国有很多发展热土,无疑大湾区是最热的,东莞是在大湾区里重要的城市,并且是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我们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地能把东莞介绍给香港同胞,介绍给海外的读者。”
合力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
25日下午,香港传媒高层人士大湾区参访团结束广东之行返港。三天的行程,马不停蹄,行程丰富又充实。每到一处,参访团都受到了热情接待,切身感受到了大湾区建设的蓬勃发展。担任参访团团长的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编辑兼大公报社长、文汇报社长李大宏接受香港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这次参访活动行程很顺利很圆满。而这只是一个开端,期待未来有更多机会与同行们一起到大湾区其他城市再走一走,更期待到祖国内地的其他省市多看一看。香港传媒人将利用好香港对外传播的独特优势,向内地、香港乃至海外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和广东故事。
其他团员则纷纷表示,时隔三年香港媒体团重新回到内地,亲身感受到广东的活力,以及大湾区拼经济的动力和精神气。当前广东掀起“二次创业”的发展热潮,必将推动粤港合作进入新一轮黄金时代。此行让他们从国家大格局、大战略、大愿景中,更深入了解和思考香港的角色和优势,香港媒体将继续搭建粤港两地增进认同、集思广益、凝心聚力的沟通交流平台,积极向香港和海外讲好粤港携手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故事,为香港在由治及兴新阶段抓住新机遇、激发新动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2/26/SzZuxjRXZHwUo9Nmb2zvePAMNZDL0GBFYyY.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紫荆杂志(记者 连振海)26日香港报道:在中联办春茗活动上,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郑雁雄邀请香港传媒“多到内地走一走、看一看”,希望大家踊跃参团访粤。2月23日至25日,由18家香港传媒高层人士组成的参访团从香港出发开始三天行程,先后到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参访。他们了解人文历史、城市规划、港澳青年发展,参观当地最有特色的企业,亲身感受大湾区建设蓬勃发展的新机遇新动能。三天的行程,每到一处,参访团都受到了热情接待。“久别之后踏上这片热土,非常激动!”香港传媒高层人士大湾区参访团团长李大宏的话引起了参访团其他成员的共鸣。
香港传媒高层人士大湾区参访团由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组织,卢新宁副主任担任参访团顾问。此行主题是“聚焦新发展 激发新动能”,以促进港澳两地交流,助力大湾区建设。这是新冠疫情以来,第一次香港传媒参访团访问大湾区内地城市。
受到高规格接待
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广州会见了来粤参观交流的香港传媒高层人士大湾区参访团。
黄坤明会见参访团时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动实践,为三地媒体新闻宣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更为广阔的舞台。希望香港传媒界的朋友继续关心关注广东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大力宣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部署和工作进展,真实反映大湾区给三地群众特别是年轻人创新创业带来的实实在在好处;同时积极面向国际社会加强宣介推广,以全面、真实、立体的报道,向世界展示大湾区良好形象和发展前景。广州市委书记林克庆、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等分别会见参访团。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卢新宁担任参访团顾问,出席了黄坤明书记会见活动,并参加与广州、深圳等市主要领导会谈等参访活动。她表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香港与广东始终密切协同、彼此成就,此行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当前广东热气腾腾的发展场面。期待以此次访问为契机,进一步增进粤港传媒界相互了解,推动两地媒体交流实现双向奔赴、加速升温,合力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更好促进香港各界抢抓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3日下午,正在广州参访的李家超抽时间,特别安排与香港传媒高层人士大湾区参访团茶叙,并强调了他的“三个支持”:支持香港媒体多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参观考察,发掘更多故事;支持香港媒体展现更多高质量报道;支持香港媒体呈现不同领域的价值,让各路专家积极建言。
行程安排丰富深入
23日,参访团一行首先来到广州,重点考察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总部创业基地、南沙政府服务中心“元宇宙”政务大厅、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基地之南沙基地。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参访团通过“沉浸式”4D影院、广州版“清明上河图”、6D短展板、城市沙盘等,生动立体地了解了广州城市建设发展的脉络和足迹,切身体验广州“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战略规划。尤其是广州骑楼、石板街等特色建筑,大家纷纷拍照打卡留念,称赞当地骑楼建筑文化保留得很好,也可以从中看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同根同源。在南沙政府服务中心,“市民可以戴上VR眼镜进入元宇宙政务大厅办理相关政务事项。”中心工作人员的介绍引起了传媒参访团的浓厚兴趣,紫荆杂志社社长杨勇戴上VR眼镜,在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亲身感受“元宇宙”政务服务。体验过后杨勇表示,作为全国首个“元宇宙”政务服务大厅,随著技术的不断完善,“元宇宙”政务服务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也能利用新科技为民服务。
在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总部创业基地和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基地之南沙基地,参访团倾听香港青年畅谈大湾区内地城市创新创业故事,了解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情况,切身感受到了广州为香港市民特别是香港青年务实高效的服务。
深圳是香港联系大湾区腹地的桥梁和支点,参访团先后考察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河套深港协同创新中心。2022年比亚迪公司跻身世界500强并迎来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再次夺得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截止目前,在全球累计申请专利3.8万项、授权专利2.6万项。一系列耀眼的成绩引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比亚迪傲视全球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比亚迪展厅内,一面5米多高的专利墙引来了阵阵惊叹声,“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八个大字显眼突出,参访团纷纷拍照打卡。另一侧的墙面上,专门展示了为公司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工程师的个人照片和简介。比亚迪公司激励科技人才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或许,这就是这家民营公司跻身世界500强的奥秘所在吧!
2017年9月,河套深港协同创新中心成立,是河套深港技术创新合作区首个高端科研落地项目的启动区。25日上午,参访团来到位于该中心44楼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展示交流中心,这是合作区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工作成效展示的重要平台,内设有照片墙、LED显示屏、三维立体沙盘及宣传视频,可全方位实景展示合作区规划建设最新情况。据现场讲解人员介绍,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平台。园区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有四条地铁在园区内通车,另有两条建设中,未来还有四条城际铁路通过该区域且设有站点。目前,深港协同创新中心已引进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创新创业项目、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深圳创新及技术中心、世界创新城市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等国际组织、高端科研机构和香港高校等项目。
25日下午,参访团一行转往东莞,考察了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展览馆和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亲身感受到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所带来的城市蝶变。松山湖科学城展览馆是一个集展示、科普、互动等功能与一体的城市空间展示平台,全方位总结过去20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松山湖模式”。工作人员透过视频、图片和模型等,向参访团介绍了科学城整体规划、先进制造业集聚情况、中国散裂中子源等情况。在现场,参访团对中国散裂中子源尤为兴趣,这是我国首台、全球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被称为“超级显微镜”,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国之重器”,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已建成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工程。
在最后一站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一台“刑天”轮足机器人吸引足了眼球,大家纷纷驻足观看。技术工程师当即示范,控制“刑天”跳跃、急速移动、转弯等姿态。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刑天”可应用于巡逻和运送包裹等。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创立于2014年,深耕硬科技领域,专注发现、培育、投资勇于革新的早期硬科技创业者,孵化了超过60家硬科技公司,头部公司估值累计已达800亿元。其中,15%的公司已成为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包括开拓了“扫拖一体化”品类的云鲸智能、专注于船用电力驱动系统的逸动科技等。
除了“大开眼界”,多位传媒高层都表示,此次参访活动也让他们看到了未来香港发展的新机遇。紫荆杂志社社长杨勇认为,在科技和人才方面,东莞和香港各有优势,需要更热络的“双向奔赴”。香港是全球营商环境最便利的城市之一,被誉为国际金融中心,而且优秀学府林立,多元化人才汇集。东莞这边有著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庞大市场,是未来发展的腹地。莞港两地可以在科创方面更好地形成互补,通过体制的创新带动产业的集聚,通过人才的交流,力争在新起点上继续争先进位。“全世界的发展看中国,中国有很多发展热土,无疑大湾区是最热的,东莞是在大湾区里重要的城市,并且是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我们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地能把东莞介绍给香港同胞,介绍给海外的读者。”
合力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
25日下午,香港传媒高层人士大湾区参访团结束广东之行返港。三天的行程,马不停蹄,行程丰富又充实。每到一处,参访团都受到了热情接待,切身感受到了大湾区建设的蓬勃发展。担任参访团团长的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编辑兼大公报社长、文汇报社长李大宏接受香港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这次参访活动行程很顺利很圆满。而这只是一个开端,期待未来有更多机会与同行们一起到大湾区其他城市再走一走,更期待到祖国内地的其他省市多看一看。香港传媒人将利用好香港对外传播的独特优势,向内地、香港乃至海外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和广东故事。
其他团员则纷纷表示,时隔三年香港媒体团重新回到内地,亲身感受到广东的活力,以及大湾区拼经济的动力和精神气。当前广东掀起“二次创业”的发展热潮,必将推动粤港合作进入新一轮黄金时代。此行让他们从国家大格局、大战略、大愿景中,更深入了解和思考香港的角色和优势,香港媒体将继续搭建粤港两地增进认同、集思广益、凝心聚力的沟通交流平台,积极向香港和海外讲好粤港携手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故事,为香港在由治及兴新阶段抓住新机遇、激发新动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https://res.youuu.com/zjres/2023/2/26/SzZuxjRXZHwUo9Nmb2zvePAMNZDL0GBFYyY.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