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文
2015年12月,哈尔滨新区获批成为全国第16个国家级新区,包括哈尔滨市松北区、呼兰区、平房区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493平方公里,也是我国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和最北国家级新区。哈尔滨市松北新区有著自然禀赋非常丰富、水林田草浑然天成的特别优势,按照“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三区一极、两岸繁荣”的战略发展思路,打造出黑龙江省乃至东北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最具潜力的新高地和最具优势的转型发展引擎。据此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1、随著香港与内地的通关,经济的复苏,尽快加速哈港合作成为新区区域的典范,按行业划分在港举办招商引资合作专案推介会。实施建立哈尔滨新区在港展示服务中心和招商代表处启动运行。高标准建设香港-哈尔滨产业园“带土移植”的新理念、新模式、新经验,成为龙港对接、哈港合作的创新“新标杆”。
2、充分利用松北新区蓝绿空间占比优势,打造出“一带”“五廊”的宏伟蓝图和百园千景的格局。松北新区对外交通公路建设打造“一环三射”格局,将枢纽片区打造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交通新纽带。传承好中华文化,以国家赋予的“三区一极”定位为核心,著力打造出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3、作为我国唯一一个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著力打造“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对外开放要有广度、对内合作有宽度。加速发展新区对俄合作区域由毗邻的远东地区延伸到俄罗斯中部和欧洲部分区域,加强对俄合作领域,由初级商品贸易延伸到科技合作、物流运输、农产品深加工、先进制造等多个新兴领域。
4、努力在建设“六个龙江”和打造“七大都市”中作贡献,开启新征程、新起点、新目标,共同携手、哈港齐心,志在领航未来的哈尔滨新区,同心协力、凝心聚力、锚定目标,为龙江高质量发展为新区注入新生力量和新鲜血液。
5、依托好龙江历史人文特色,建设好北方民俗文化村。黑龙江省一直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生产、生活聚集较多的地区之一。有满、蒙古、回、朝鲜、柯尔克孜、达斡尔、锡伯、鄂温克、鄂伦春和赫哲10个世居民族生活在黑龙江地区,加之雅克萨之战时期遗留下来的壮族以及后来迁居至此的各少数民族共有34个之多。其中,哈市就有20个少数民族乡(镇)、222个少数民族村,40多万少数民族农村人口,历史上和近年来迁居哈市的俄罗斯族人口也逐年在上升,成为民俗旅游文化的新靓点。
6、要把建设好哈尔滨新区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积极扩大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探索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为促进黑龙江经济发展和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姚文是港区哈尔滨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