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程科学院(HKAES)于今日(20日)至2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为期两天的高级别峰会“2023年度国际湾区高峰论坛”,香港中联办副主任卢新宁在致辞时表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新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的热点不断,香港启动“你好,香港!”大型宣传活动,大步迎来了与世界和内地的全面联通。香港工程科学院也在开年之际,聚焦湾区和科创这一新鲜滚烫的主题,汇聚各路精英,分享真知灼见,可谓恰逢其时,恰逢其势。
香港工程科学院(HKAES)于今日至2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冯沛贤摄)卢新宁分享了三点体会,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应当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完成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的经济版图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2022年湾区内地9市的GDP,加上香港和澳门达到了12.9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11%的GDP。粤港澳大湾区完全应该当仁不让地承担起引领中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持续进步和突破。
卢新宁认为,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拿出更大的魄力,一是进一步发挥香港作为高度国际化自由经济体的经济制度优势,以及大湾区内地城市产业结构多元的优势,建立更加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打通有形的空间,提振人流物流的活力。三是进一步提升规则和机制的“软联通”,加速湾区内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的高速流动。
卢新宁在分享第二点体会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应当成为新时代高水平开放的典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加速演进,世界疫情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很多挑战,中国向全球释放了共享中国大市场的积极信号,期望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非常突出。展望未来,香港完全可以携手湾区内的其他城市和澳门,创造国家新一轮高水平开放格局中的新范式。
卢新宁在分享第三点体会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应当成为科技协同创新的典范。香港作为高度国际化的自由经济体,拥有多所全球一流的高校和一大批尖端的科技人才,在开展国际科技交流、打造开放创新科技生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去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习近平主席专程考察香港科学园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香港发挥自身优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城市珠联璧合,着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前不久,特区政府也发布了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这标志着香港国际创科中心的建设已经在提速,也意味着香港创科即将步入服务香港、贡献国家的快车道。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能够成为引领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新引擎。
卢新宁提到,最近全世界都在关注ChatGPT的横空出世,不少人都称之为是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也使得今天论坛的主题显得格外重要,分外及时。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国该如何发力?大湾区应当怎样作为?这是每个人都应当思考的。
卢新宁说,在世界夜景的卫星云图上,从广州到深圳,再延伸到香港、澳门,璀璨的灯火已经连成一片。这片曾经见证国家民族百年沉浮的土地,正在以新的开拓、新的激情,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卢新宁衷心期望大家积极发挥作用,共同为高水平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新贡献。
来源:大公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