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当拂面,春雨当时节,制造业和民营经济的春天正在走来。制造业当家,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快供给产业空间,大招商格局,这些都是东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锚定高质量莞企勇担当。 2月13日,东莞市工商界为荣获优秀建设者和光彩事业贡献奖的企业举行颁奖典礼。还以交流会的形式,与民营企业家共商新时代发展大计、共谋高质量发展良策。
服务莞商融入省市高质量发展
广东恒亿集团董事长谢德强、东莞顺裕纸业总裁刘伟锋、东莞市民兴电缆董事长吴惠明、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谢祥娃等20位荣获“东莞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广东光大企业集团、东莞徐记食品、东莞市以纯集团、广东三正集团、易事特集团、东莞市龙泉房地产等40家企业获得“东莞市光彩事业贡献奖”荣誉称号。这些优秀个人、企业在东莞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勇担重任、向难而行,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获得荣誉表彰。
在颁奖典礼暨交流会上,东莞市工商联主席、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建平呼吁参会民营企业畅所欲言,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携手向未来。
东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陈国良表示:“企业家群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市工商联(总商会)将围绕‘两个健康’主题,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助企纾困解难,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履职尽责,砥砺奋进,助力东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东莞市工商联副主席、世界莞商联合会会长、金田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忠畅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他表示,当前,东莞进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干事创业的发展黄金期和提档跨越的关键突破期来了,民营经济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定大有作为,联合会将切实发挥“以商引商”“以会引商”作用,更好地服务莞商融入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
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不仅是全球产能领先的造纸企业,还热心光彩事业,每年从盈利里拿出一定比例的预算用于公益慈善,曾获得“中华慈善奖”“全国脱贫攻坚奖”等荣誉。
广东三正集团有限公司热心基础教育、乡村振兴、灾区救援等光彩事业,近30年来参与社会各项公益事业捐助累计达1.21亿元。
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蝶变成行业领军企业,率先响应机器换人、绿色工厂等战略,积极参与多个“大国工程”项目,一跃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建筑陶瓷制造商之一。
2019年以来,东莞1,700多家民营企业(商会组织)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投入总金额约16.07亿元(含捐物折款),他们都身在其中,身体力行。
慈善公益+高质量发展两不误
易事特集团在创始人何思模、董事长何佳的带领下,多年来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累计投入过亿元设立慈善基金用于扶贫、赈灾、助学等。企业还把“慈善公益”理念融入集团发展的蓝图中,带动一批又一批员工投身公益,造福社会。

默默奉献30余载做“东莞光彩事业”的“探索者”,何思模给自己定下“不仅是财富的捐助者,更是创新教育的支持者”宏愿。在何思模的带领下,易事特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投身公益助学事业,先后在清华大学、西湖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20多所高校设立“易事特电力电子奖(助)学金”,每年资助学子近600名,累计资助数万名寒门子弟完成求学梦,并在学成后回馈社会、报效国家。
做“东莞光彩事业”的“践行者”。易事特集团作为数字能源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上市公司,一直践行“国家、荣誉、诚信、创新”核心价值观,坚守“产业报国、实业强国”的初心使命。近年来,集团始终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以“绿电+储能”为最终梦想,持续深耕数字能源领域,进行前瞻布局,产业数字化和锂/钠离子新型应用储能等新能源产品及解决方案均具先发优势,连续多年上榜全球新能源500强、中国能源企业(集团)500强榜单等,在多重挑战中实现了逆势增长。
多年来,易事特在“三农”服务方面积极作为,持续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在数据中心、电源设备等方面为农村基础设施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产业技术支持,光伏精准扶贫帮助超10万农村贫困户脱贫,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项目则为农业发展带来了“1+1>2”的效果。
做“东莞光彩事业”的“传承者”。在创始人何思模艰苦奋斗、大爱为公精神的引领下,在董事长何佳全力支持下,易事特人始终积极践行“共担、共创、共荣、共享”的价值理念。集团捐赠西湖大学是众多“光彩事业贡献”中最让他们感动的。 “自捐资支持创办西湖大学后,校企双方保持积极互动,并围绕助推技术创新科学研究攻关等开展交流探索,努力在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中展现担当作为。”
何思模表示,光彩事业是一项惠及百姓、功在千秋的扶贫开发伟大事业。企业此次能获得“东莞市光彩事业贡献奖”,将激励著我们不断前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形象,充分发挥优秀上市企业先进模范带头作用,为光彩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从“东莞质造”到“东莞智造”

从“东莞质造”到“东莞智造”1994年,谢祥娃来到“模具名镇”长安镇做财务、跑业务的她积累了丰富的市场开发、供应链管理等五金模具从业经验,并在2004年创办了祥鑫科技,从业二十几年来,她将对高品质的追求落实到公司的每一件产品上。对她而言,质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如果质量达不到要求,影响的不仅仅是企业的声誉,也会对东莞的城市形象带来影响,把好质量关,把优质产品送到客户手中,让高水平、高质量的‘东莞智造’享誉世界各地。”谢祥娃常常这样对员工说。因为对质量的不懈要求,祥鑫科技不仅获得了市场认可,与多个海内外知名企业达成合作,产品覆盖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国内三大汽车产业集群中心,还赢得第七届东莞市政府质量奖鼓励奖。谢祥娃也获得了第八届东莞市道德模范(诚信守信类)等荣誉。
拥有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高强度钢冷冲压技术、仿真分析技术、镁铝合金轻量化及连接技术、热成型技术,祥鑫科技在高强钢及铝合金等轻量化产品的模具技术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基于强大的技术优势,祥鑫科技于2019年成功上市,转向新能源汽车系统结构集成件以及光伏逆变器、储能业务的新赛道,目前共拥有专利433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
高技术研发并非一蹴而就,背后也需要高质量的人才支撑。目前,祥鑫科技设有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东莞市技师工作站、祥心学院、广东省汽车大型零部件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产学研平台,与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广汽集团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规划,共同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该公司通过名师带徒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不仅引入高端院校人才,还助力员工足不出厂实现成长成才。如今,祥鑫拥有科研人员超过200人,到2025年将突破800人。
祥鑫科技的产学研平台不仅为企业培养技能人才,还对外开放培训,让更多人提升自我,实现价值。此前祥鑫科技曾承接一个电池托盘项目,不仅技术要求高、交付周期短,成本风险也很大,但凭藉强大的人才队伍,项目一启动,该公司便快速从内部调出一个团队,从设计、排样、订料、生产全工序环环联动,节节攻关,创新工艺设计,将3个月的生产时间缩短到20天完成,获得客户的高度肯定。
谢祥娃还牵头成立长安女企业家联合会,带动更多女性走上创业的道路,并获得2021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东莞市“最美创新创业女性”等荣誉,入选“东莞市优秀建设者”表彰名单,谢祥娃倍感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她说“祥鑫科技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东莞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企业将继续前行,擦亮‘东莞智造’的招牌,为东莞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勇担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血脉

知名莞企东莞市龙泉房地产获颁“东莞市光彩事业贡献奖”,获此殊荣的背后,离不开企业“当家人”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润平传承父辈优良传统、带领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努力。
在张润平的办公室,一张他与众多孩子的合影,多年来一直摆放在办公桌后的书柜上,照片里,孩子们的笑脸或是灿烂,或是腼腆,充满纯真与童趣。张润平回忆道,合影是一次他到偏远山区开展公益探访时拍摄的,承载了不少温暖的记忆。每次在照片前驻足,企业参与公益事业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做好社会公益事业的信念。 “做公益就是四个字:踏实、开心。”张润平总结道。
20多年的时间里,张润平与企业共成长,不仅带领企业实现持续稳健发展,更将社会公益和教育慈善作为企业公益事业发展的方向。在社会公益方面,企业每年组织员工前往敬老院开展“敬老孝亲”慰问活动,定期开展无偿献血、捐衣捐物等爱心公益活动。此外,企业还向多个慈善会和机构进行捐款。 2019年,企业向东莞市虎门慈善会捐赠500万元,在“广东扶贫济困日暨东莞慈善日”活动中,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三年每年捐赠善款300万元。
教育慈善事业更是企业投入资金和精力最多的领域。 2012年,企业主导筹备建立了以家乡名字命名的教育慈善基金会——“虎门龙眼社区佛恩教育慈善基金”。机构每年定期奖励优秀学子,激励虎门龙眼社区子弟发奋学习,以实际行动涵养兴学重教的人文环境,鼓励学有所成的社区子弟为家乡发展作贡献,助力乡村振兴。另外,企业还向市内外多个教育机构捐赠,捐资兴建公益小学或幼儿园,并参加偏远山区贫困学子爱心资助等活动。
作为东莞民营企业代表,龙泉房地产不变的是感恩社会、报效桑梓的拳拳赤子心。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企业及其所属的龙泉集团制定公益支持计划并予以资金保障,至今累计捐赠善款已超1亿元。
家学渊源中善心、善念的传承,在张润平心中埋下公益的种子,除了营商之道,在公益慈善方面父亲张佛恩更是张润平的启蒙人。
从商以来,注重教育的父亲不遗余力捐资建校、捐资助学,大力推动虎门商会著力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帮助边远地区的贫困孩子完成学业,支援地方建设。看著父亲以身作则带动集团上下、商会同仁投身公益,这也更加坚定了张润平要将公益之火传承下去的信念。
他在参与教育慈善的同时,也十分注重青年事务。目前,张润平担任东莞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会长,是联合会里不折不扣的“大师兄”。日常他经常和青企联的年轻企业家们分享工作感悟和创业经历,努力为组织培养更坚实的企业家后备力量。企业曾荣获“年度东莞民营企业纳税大户”“年度东莞50强民营服务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先进单位’”等荣誉。
东莞为民营经济挑起高质量发展的大梁设定了高目标,全流程培养百名领军型、千名成长型、万名创业型企业家。 2023年推动东莞民间投资超2,000亿元,培育全市民营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65万户,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领军地位的民营企业集团。
壮大民营经济是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数据显示,全市民营经济贡献了6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70%以上的纳税总额、80%以上的创新成果,占市场主体95%以上。东莞清晰地看到只有民营经济好了,东莞经济才会好,民营企业造就了东莞的繁荣,民营经济是东莞发展的挺拔脊梁,民营经济的春天正当时。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