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rista Luo
香港及内地即日起全面通关,不仅过关没有人数限制,也无需做核酸检测,港人想北上去深圳探亲或玩耍更加便利啦!小编为爱看展人士总结了深圳一系列博物馆最近举办的展览,不妨来看看看当中是否有吸引你的内容。
澄凝灼烁一一丝绸之路上的古代玻璃艺术
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第一专题展厅
展期:即日至2023年4月6日

玻璃是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也曾是最华美和最昂贵的奢侈品之一,它的生产与使用已有几千年历史。玻璃还是中外交流史上最受欢迎的珍贵贸易品之一,其发展的历史也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相互促进发展的历史。
从距今约4300年的两河流域地区,到地中海东岸、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以及亚述、波斯、伊斯兰世界乃至华夏大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间的玻璃烧制工艺,相互借鉴,创造出了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玻璃制品。对玻璃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留意这一展览。
展品之一,诞生于公元前16至前13世纪的项链。美索不达米亚北部项炼主要以深浅不一的蓝色方形串珠构成,并辅以管状、圆珠形态的珠串。玻璃珠多呈蓝绿色或靛蓝色,可能是对绿松石或青金石的模仿,说明早期玻璃是作为宝石替代品而生产的。红旗下的少年——20世纪50至80年代少年儿童宣传画精品展
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中厅
展期:即日至2023年2月26日

新中国成立之初,电视机、收音机等产品尚未普及,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宣传画,以其形象醒目、主题突出、价格亲民、便于复制等特点,成为此一时期的重要宣传媒介。而少年儿童题材宣传画,著力于对少年儿童生活情景之描绘与理想品格之薰陶,较为全面地展现出当时少年儿童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深圳博物馆联合东江潮红色文化博物馆,展出 20世纪50至80年代少年儿童题材宣传画,辅以时代特征明显的电影海报与陶瓷雕刻等工艺品,分「少年之楷模」「少年之时代」「少年之理想」三个单元,勾勒当时少年儿童生活、学习、劳动、游戏等图景,反映「红旗下的少年」成长的生活情景与精神风貌。
展品《草原英雄小姊妹》,李慕白、金雪尘作,1965年5月第1版第3次印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发行,中华书局上海印刷厂印刷。
伴我同行——十二生肖动物意象
地点: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第二专题展厅
展期:即日至2023年5月7日
生肖这一社会文化现象,有著相当复杂的文化背景,从多方面吸取营养,既有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对天象的观测,又有人们从日常生产、生活中积累的智慧结晶。经过交融汇合,在汉代定型,形成了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生肖纪年一样的体系。
十二生肖体系成熟后 , 与人们生活愈发密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生肖广为流传,成体系地出现在史书、诗词和墓葬文化中,这一时期生肖具有吉祥如意、压胜辟邪、趋利避害的寓意,反映出了那一时期人们的择吉思想。北朝至隋唐以来,生肖作为辟邪的神兽,大量出现在墓葬文物中。伴随著几千年文明的发展 , 十二生肖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生活结合的更为紧密。时至今日,生肖文化一直都是我国最具有活力的民俗事项,影响著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哲学等各个领域 , 是浅显而深厚的民俗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透过这一展览,大家或会对生肖有更多的认识体会。
展品之一,唐代的十二生肖陶俑,湖南博物院藏。十二生肖作为辟邪的神兽,从北朝至隋唐以来大量出现在墓葬文物中,其中十二生肖俑具有代表性。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
地点:南山博物馆一层一号专题展厅
展期:即日至2023年4月2日

2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最近正于南山博物馆举办的「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览,全面呈现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景象,讲述相向而行、相遇相知、共同发展的丝路故事,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群展「寂静春天来临前」
地点:深圳南山区飞地艺术空间
展期:即日至2023年2月26日

当高速行进的蛇形车头牵引著闪电车厢紧急运转在蛮荒与文明混沌交织的无垠大地上,如果你某一顷刻侧身回望,凝视窗外疾驰而过的风景自然与万物生灵正节节倒退,你或许能真切如实地感受到,一种由来已久的动荡,就像生活与生存的失序,在麻木和警觉中遭遇著一次次激烈碰撞。而此情景,时隔六十余年之后,或许已不再是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所曾揭示的灾害与霍乱侵袭人世的寓言。
当眠鸥宿鹭,阒然无声,人与自然、人与生命、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紧张对立和矛盾冲突,仿佛水落石出。工业化、现代性以及科学和技术不断演进与变革的激流,也正如迅猛列车,在风物撤退的倒影中前行不息,迫使著我们集体去遭遇,并不得不面对人类极端的生存处境,这也将是今天和明天我们共同且恒久的难题。
展览中,由劳丽丽援引自与卡森著作意旨关联的类纪实影像作品《寂静春天来临前》,铺陈了一个沉浸式问题空间,通过与艺术家本人所在的社会团体「生活馆」若干成员的对话,以提出生态与社会危机当下的香港地方经验,以及「生活馆」团体回应问题的各路实践。同样,飞地也借用劳丽丽的命题作为本次展览的议题,以此观察不同艺术家在面临社会症候乃至集体危急的今天,如何通过个体创造性的工作,在驳杂的资讯和困境叠加下,建立与抵达自身的坐标和语言,见证与描述文明在时代中的豹变。
如同科学为了发现和揭示世界的真相,艺术莫不如此。山水自然,风土人物,科技革新,抑或抽象异化的物质,这些以不同媒介与材料所呈现的思考和劳作,形神之间,既是对过去和今天的怀疑,也是对自我和明天的不断追问:「湖上芦苇已枯」,鸟儿何处歌唱?
花时花事——悦读故宫文化创意展
地点:深圳福田COCO Park二期华博艺术中心
展期:即日至2023年2月29日

中国人喜爱花,因为花的自然气质与自然状态,与中国人赋予的人文品格与美好寓意相映照,交相辉映。本次以月令花为主题的文化创意展览,围绕故宫藏花木书画题材,营造四时月令美景、瓶花佳趣,讲述古人与花的典故。
部分展览本月底就结束啦,对上述展览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把握时间前往欣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