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1月8日起内地优化出入境防疫政策,与香港也有序恢复正常通关,以及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调整优化,同时随著更大规模、更强力度的财政刺激方案的陆续推出,相信疫情影响将逐步消散,从而进一步促进早前积压商品和服务需求的有效释放。香港有望在2023年恢复温和增长的势头。
文|香港 王晶
回顾2022年,面对全球利率上行、地缘政治风险升温及后疫情时期衍生问题等多重因素影响,低迷和震荡无疑是香港经济及金融市场贯穿全年的主要标签,本地经济发展举步维艰。总体来看,由于全球通胀上行刺激发达经济体积极收紧货币政策,进而引起全球流动性收紧,高昂的资本成本抑制购买力和投资积极性,导致对外贸易活动和固定资产投资急剧降温,拖慢香港经济复苏的步伐。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数据,2022年前三个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同比下跌3.3%,其中三季度同比下跌4.5%,环比下跌2.6%。不过由于香港本地防疫和消费刺激政策的调整推进,就业市场有持续改善的迹象,失业率从2022年初的5%下降到9-11月的3.7%。展望2023年,尽管香港经济复苏的进程和速度仍取决于疫情走势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但考虑到1月8日后内地入境隔离政策的解除,以及新冠病毒防治政策的不断优化,同时随著更大规模、更强力度的财政刺激方案的陆续推出,相信疫情影响将逐步消散,从而进一步促进早前积压商品和服务需求的有效释放,香港有望在2023年恢复温和增长的势头。
阴霾退散,香港股市触底反弹
强美元引发的资金流走潮、中国内地和香港两地经济增长放缓预期,以及全球通胀升温令利率走高等主要因素,致使企业盈利增长放缓,估值下杀,香港金融市场在2022年前10个月的累计跌幅一度超过40%。尽管面临多重困难,但伴随著特区政府逐步放宽对访港旅客的检测及检疫安排,并陆续解除本地防疫限制,香港经济活动也逐步重回正轨。此外,内地政府对房地产等重点行业的支持性政策的陆续出台,也使市场恐慌情绪逐步消散,金融市场开始触底回升。去年11月,香港恒生指数回升超过26%,创1998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升幅,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大幅反弹33%。去年12月香港恒生指数也上升约6%。
利率维持高位,香港楼市承压
美元利率持续上行、香港本地贷款需求疲弱,以及缺乏大型首次公开募股(IPO)项目等主要因素,致使香港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本地利率持续处于低位。港美息差的扩大,令市场套息交易活跃,香港金管局基于联系汇率制度出手承接市场上多余的港元,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从3,375亿港元跌破千亿港元水平。由于香港银行间结余水平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保持低位,香港的市场利率水平预计不断走高,而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立场,将可能在未来数月进一步推高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和最优惠利率,预计今年上半年,按揭利率的快速上升将令不少潜在楼市买家转向观望。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揭开新篇章
在“一国两制”的制度保障下,香港凭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得天独厚优势,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桥梁。“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点战略,更为香港的未来带来无限机遇。国家主席习近平2022年7月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肯定了“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高度评价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香港未来继续贡献国家寄予厚望;二十大报告更为香港勾画了在“一国两制”之下的发展蓝图,重点提及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
外部挑战严峻,香港充满机遇
展望新的一年,一方面,考虑到美联储在2022年实施的一系列货币紧缩行动累积的影响逐步释放,同时伴随地缘政治和全球主要央行加息进程等方面影响,香港经济社会发展依旧会有一定压力;另一方面,香港特区政府新一年度的施政报告继续聚焦如何刺激本地经济释放活力及进一步改善民生,促进房屋和土地供应量的增加,以及通过人才吸引政策增强香港竞争力,相信各项生产经营及消费活动有望加速回归正常化,香港整体经济前景也将转趋乐观,在2023年实现温和增长。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妥善解决这三年间积累下来的问题与隐患,并平稳过渡到常态化的生活,或许才是当下更应该思考与关注的问题。前路虽充满艰险与挑战,但我们相信东方之珠在2023年必将愈加璀璨夺目。
(作者系光银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本文发布于《紫荆》杂志2023年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