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故宫30多公里的海淀区西玉河村,近日正式动工建造故宫北院区。故宫博物院预计,北院区将在202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百年之际建成,未来展示故宫丰富的馆藏。

故宫(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历史逾600年,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有大小宫殿70余座,房屋9000余间,收藏文物达186.3万余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都海江指出,过去很多文物在故宫展出,但限制不少:“像书画它是有季节的,雨季不能展、冬季不能展、夏季也展不了。有很多丝织的、棉质的文物等等这一类的都没有展出,因为它展出的环境不够、条件不够,所以它必须建一个现代博物馆,来展示这180多万件文物。”
由于环境限制,现时故宫每年展出不足一万件文物,分院建成后,每年展出的文物数目最多可增至三万件。分院亦为文物修复及研究提供更大的空间,并将设置吊装设备,来协助修复大型文物。
据故宫博物院资讯,故宫北院项目总用地面积11.56公顷,大约相当于0.6个香港维多利亚公园,建筑面积则超过10万平方米。设计方面,博物院强调分院是现代博物馆,不会模仿故宫的古建筑风格,但是它在整体外观上借鉴了传统建筑元素,突出故宫标志性的“红墙黄瓦”,建成后是一座简洁、厚重、大气的博物馆。
另一方面,故宫北院区选址亦颇有讲究,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的西玉河村,清代时乃是窑址,称为“崔家窑”,曾经为紫禁城造砖、瓦、琉璃构件等,是故宫以往一个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北院区整体建筑南面临水、北面叠山,金顶建筑形成一条轴线,作为整个建筑体量的中枢,亦是向紫禁城的历史致敬。
据了解,北院区将拥有文物展示中心、文物修复中心、文物周转库房、宫廷园艺中心,国际文物修复平台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预计于2025年落成启用后,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观赏体验。都海江补充:“(观众)不仅仅知道文物修完的结果,也让观众看到我们修复文物的过程,来体验我们的工匠精神、体验我们的精湛的技艺,它比本院更开放。”
来源: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