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1月28日)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香港特区政府与市民一样希望增加房屋的面积,公营房屋的平均居住面积已经大大改善,但私人楼宇要考虑市民负担能力,“起得大,买唔起又点”,所以,特区政府过去努加增加供应,同时密切监察楼价,让市场有序发展。
图片来源:星岛金融从业员郭先生指,中产家庭交税多,享用社会福利少,建议特区政府多推针对措施纾缓压力,包括资助市民子女入读私校或国际学校,减少他们想移民的考虑,亦希望当局可增加供楼免税额等,强调做好中产政策可维持本港竞争力,以及提高生育率。
测量师姚女士称,配合国家政策已育有三名子女,“我可以生第四个,但无津贴点生?”她身边亦有很多从事专业行业的朋友,一直未能置业,认为30年没有改变的按揭政策应改革。陈茂波称明白中产家庭压力,“我自己都年青过,走过嚟都压力大”,去年提出租屋免税,库房一年减少33亿元收入,政府希望帮中产家庭减轻负担,但都要整体作考虑。
至于有网民留言关注,政府会否撤销针对海外人士置业“辣招”,陈茂波解释,现时海外人士在港置业需缴付30%税率的印花税,重申是希望可让本地人优先置业,而过去一年楼市有秩序地调整,楼价下跌了15%,有人要求取消、亦有人要求“加辣”,他就表明特区政府现阶段无意撤辣。
同场的经济学者徐家健则表示,双重印花税成增加中产市民换楼的压力,需要在半年内一边购入一边售出,如市场波动,较难实行,亦令中产市民在换置时增添压力,但双重印花税成占税收过百亿,特区政府应考虑如何平衡两者。
被问及会否设立“空置税”,陈茂波称,市民置业空置率低,截至去年底发展商已建成、但未售出的物业,约有1.6万个单位,预期今年经济好转,部分物业会被消化,当局会留意是否有人囤积居奇,但会减少做不必要的干预。
来源: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