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未来深港交流将会回复频繁、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 2021年9月6日国务院《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前海方案》)公布,一年多来,前海以“扩区”和“深化改革开放”两个重点,在多个方面推进不同重点任务,深港合作成绩有目共睹。为介绍《前海方案》发布一周年最新情况、前海最新政策和发展机遇,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特别主办“深港携手 共赢未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宣传推介会2023年1月12日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顺利举行。
此次政策推介会是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前海管理局)通关后深圳前海首次赴港推介,吸引逾300名嘉宾出席,场面盛大。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作为“经济特区中的特区”,自2010年开展后,持续深化前海与香港紧密合作的同时,又引入创新的制度,创造有利的营商环境以配合现代服务业发展。
推介会上云集深港两地政界及商界领袖,包括深圳市委常委、前海管理局局长、南山区委书记曾湃,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香港中联办经济部部长徐卫刚、深圳市委大湾区办(市港澳办)常务副主任姜力琨、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深圳市商务局副局长简政、前海管理局副局长文娉、郭晓旸、南山区常务副区长李小宁及南山区委常委李威等。另外出席圆桌会议讨论嘉宾包括: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香港立法会议员严刚、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中国内地委员会副主席曾晓松、嘉里建设高级顾问何述勤,主题为“为何选择前海”,帮助港人港企作出明智的业务或事业发展选择。重要嘉宾包括:香港银行公会主席、中银香港总裁孙煜、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常任秘书长傅小慧、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副局长胡健民、立法会议员黎栋国、陈绍雄、尚海龙、何君尧、周小松、简慧敏、谭岳衡、邱达根、香港创业及私募投资协会董事及会长 曾光宇、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陈亨利、胡晓明、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龚永德、前创科局局长薛永恒,候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沈豪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袁民忠、中银国际英国保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涌海等,以及各大商会、专业团体、青年团体、大学代表等出席。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管理局局长、南山区委书记曾湃在致辞中指出,近期,深港口岸有序恢复通关,为深港携手共赢未来,在全球新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提供了有利契机。前海始终牢记“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初心使命,将主动对接香港、服务香港,围绕金融、法律、商贸物流等香港现代服务业优势产业,健全深港合作机制,完善惠港政策体系,实施“前海全球服务商”计划,营造港人港企在前海“无差异感”营商环境、生活环境,充分发挥深港两地优势,共赢未来。
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致辞时表示:前海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最重要的合作平台之一。多年来,港深政府为香港专业服务进入前海搭桥开路,做了不少工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税务优惠、落地扶持资金、以至近年专业服务的进一步开放,让合资格的香港建筑及工程相关专业,和法律专业人士,透过既定机制在前海以至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和提供服务,此举广受香港业界欢迎。而“港资港法”在前海实施,允许在当地注册的港资企业,选择以香港法律订立民商事合同,更为在前海发展的港人港企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机遇。
会上,前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黄晓鹏介绍了《前海方案》发布一年来前海的新发展、新机遇。发展要素齐备,前海不仅区位优越、发展空间广阔、交通条件便利,而且山海资源丰富、发展态势良好。深港合作紧密,2022年1-11月,前海实际使用港资49.07亿美元,占深圳市55.3%,拥有港资企业近万家。法治环境优越,不断打造与香港相仿、相亲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在前海注册的港澳台和外资企业可协议选择适用域外法解决商事合同争议。跨境金融便利,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等率先落地,成为拓宽深港跨境资本双向流通的“大通道”。改革创新活跃,2022年前海新推出创新成果80项、累计765项,新增全国复制推广7项、累计72项。开放成效显著,商务部等8部委批复前海创设国家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超2300亿元,增长50%。2022年新落地30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总投资额497亿元。产业政策优惠,税务总局、海关总署、最高法、最高检等国家部委分别出台支持前海专项政策,前海也出台了八大政策,产业优惠政策已覆盖前海全域。未来商机无限,推出“前海全球服务商”计划,启动建设首批“六大集聚区”,全力打造大湾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核心引擎,建设亚太地区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是次推介会作为2023年香港与内地通关后的头炮活动,旨提升两地商贸合作的发展潜力,除协助香港专才在前海落地发展,前海亦积极引进香港其他专业服务和高端服务,发挥香港和前海互惠互利的关系,探索更多可能性,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