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地居民打复必泰,又有新渠道
加强针,将有新选项?
香港与内地通关有重要进展。12月28日,香港特区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二价疫苗、儿童疫苗优先予港人接种,非本地居民要最少逗留30日先可获提供加强剂;而开放非本地居民疫苗接种仅属私人市场安排,不影响特区政府的供应。”这也确认了,内地居民未来可前往香港进行自费接种疫苗的安排。

早在12月26日晚间,国家卫健委宣布,从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再次为香港和内地恢复通关注入强心剂。各界热盼,最快1月8日就能恢复通关!
通关临近也让复必泰再次受到关注。12月27日,复星健康线上平台和微信小程序均已开放赴港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意向登记,在首页点击“新冠疫苗”进入页面即可进行登记。

2021年内,复必泰相继在我国港澳台三地开打。今年11月,澳门已经允许12岁以上非本地居民前往自费接种。如今香港通关临近,加上即将到来的寒假和春节假期,“港澳疫苗游”(赴港澳旅游的同时接种复必泰)或将成为新的趋势。

但更多人对此持观望态度。他们疑虑的是,复必泰适合作为加强针吗?对老年群体安全性、防护效果如何?赴港澳自费接种复必泰,值得吗?

复必泰二价疫苗:与奥密克戎一起“进化”
复星医药与BioNTech的此番合作始于两年多以前。之所以选择BioNTech,是因为复星医药关注到了他们的mRNA疫苗技术。
2019年底新冠疫情暴发后,多国加入疫苗抢位赛,复星医药则在第一时间选择了mRNA疫苗的技术路线。这一决定并非“押宝”,而是基于复星医药对mRNA技术的长期关注。
2020年1月27日,BioNTech的mRNA新冠疫苗研发“光速项目”启动,复星医药迅速传达了合作意向。3月13日,复星医药与BioNTech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复星医药获BioNTech授权,在中国境内及港澳台地区独家开发及商业化基于其专有的mRNA技术平台研发的新冠疫苗。

2020年7月和11月,复必泰分别启动了在中国境内的I期、II期临床试验。2021年1月和2月,复必泰分别获香港特区认可作紧急使用、澳门特区特别许可进口批准,之后被纳入两地政府接种计划。9月,复必泰在台湾地区开始接种。
彼时,我国内地研发的新冠疫苗也顺利上市,推动了疫苗接种普及。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国内地全程接种率超过75%,已经接近足以达成群体免疫的80%以上接种率。
但2021年11月开始流行的奥密克戎引发了对疫苗防护效果的讨论。奥密克戎拥有比原始毒株更强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世卫组织指出,基于新冠病毒野生型毒株获批的新冠疫苗,对迄今出现的所有病毒株仍能有效预防重症和死亡,但随着新的关切变异株不断出现,疫苗对有症状新冠感染的保护力迅速下降。因此,有必要研发变异株(尤其是奥密克戎)特异性新冠疫苗,以进一步提高疫苗对新冠感染、重症和死亡的保护力和持久性,并对未来涌现的新变异株提供更广泛的保护力。

2022年9月和10月,复必泰针对原始毒株和奥密克戎BA.4-5的二价疫苗(即“复必泰二价疫苗”)分获英国药监局批准和欧洲药品管理局标准上市授权。即成为正式注册上市的药品。
12月19日,复必泰BNT162b2与复必泰二价疫苗共同正式注册为香港药品/制品(生物制品),分别可用于12岁及以上人群的基础免疫接种和加强接种。

复必泰二价疫苗能否作为加强针?
对奥密克戎有效性如何?
本次在香港正式注册的两种复必泰疫苗中,用于加强接种的是复必泰二价疫苗,每剂含有15微克编码原始毒株刺突蛋白的mRNA和15微克编码Omicron BA.4/BA.5变异毒株刺突蛋白的mRNA。
美国CDC于11月23日发布了全球首个针对奥密克戎BA.4-5二价mRNA疫苗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发现加强接种相关疫苗能有效增强成年人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效力(简称“预防效力”)。

在该研究中,复必泰二价疫苗作为加强针的防护效果得到印证。结果显示,加强针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能增强成年人的预防效力,具体增强比例取决于年龄及距离上次接种的时间。在18-49岁年龄组中,接种至少两针一价疫苗2-3个月后,再接种一针复必泰二价疫苗,预防效力增加30%;间隔8个月及以上再接种,预防效力可增加56%。
针对最新流行新冠毒株,复必泰二价疫苗也表现出广泛的保护力。研究显示,第四针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可以针对新兴变异株产生更好的交叉保护:针对BA.5亚型毒株(BA.4.6和BQ.1.1)和BA.2亚型毒株(BA.2.75.2和XBB.1),复必泰二价疫苗均能诱导出比原始株疫苗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

保护是否持久?对老年人安全性如何?
随着距离上一次接种的时间延长,疫苗效果的持久性受到关注。一项针对巴西300多万人的真实世界研究就显示,接种2剂灭活疫苗6个月后,奥密克戎流行期间预防住院或死亡的保护率(简称“保护率”)会随时间迅速下降,在老年群体中更为明显。但该研究发现,在接种灭活疫苗的基础上接种复必泰作为加强针,防护效果2个月后仍没有明显下降。
具体来看,在小于60岁人群中,接种两针灭活疫苗6个月后保护率下降至71%,如果第三针继续接种灭活疫苗,2个月内保护率可上升至86%,但如果第三针接种复必泰,这一数字可以达到92.1%,且超过2个月后保护率仍可以维持在90.2%的高位水平。


另一项巴西奥密克戎流行期间的研究显示,CoronaVac+BNT162b2异源序贯接种预防住院或死亡的保护力具有持久性。研究纳入200多万名受试者,结果显示,在80岁及以上人群中,异源序贯加强接种120天后,预防严重临床结局(住院或死亡)的有效率达72.9%;预防死亡有效率为80.2%。
基于此,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复必泰的保护力能够持续至少半年以上。

针对国人群体,香港大学一项研究显示,70岁及以上伴合并症的香港居民接种两针灭活疫苗后,第三针接种复必泰诱导的奥密克戎BA.5中和抗体滴度比第三针继续接种灭活疫苗高7.5倍。一项针对香港地区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接种两针灭活疫苗后,第三针选择复必泰预防感染有效率比继续选择灭活疫苗更高(39.9% vs.19.8%)。
疫苗安全性方面,美国CDC一项二价疫苗的安全性监测显示,2022年8月31日-10月23日期间,接种二价疫苗的安全性与接种基于原始株的单价疫苗类似。

疫苗接种助力香港走出第五波疫情阴霾
恢复通关进入倒计时
香港自9月26日起实行“0+3”政策,再到今天取消所有入境强制核酸检测,这是否导致香港面临巨大的疫情传播风险?感染人数是否急剧上升?
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金冬雁曾对此撰文分析。他援引香港卫生署与港大研究数据指出,“0+3”并未造成疫情暴发,社区中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总人数、新冠病毒的有效繁殖率、重症及死亡病例都基本趋于平稳。
今年3月,香港第五波疫情导致许多老年人离世,但这与当时疫苗接种率偏低有关。当时香港80岁以上老年人的一针接种率仅有56%,而香港新冠死亡中有七成没有接种疫苗。如今香港疫苗首针接种率高达94%,三针接种率为78%,5月-11月的新冠死亡率也降至1月-4月的二成左右。香港政府大力推行疫苗接种及加强针接种的行动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随着香港与内地通关日益明朗。相信不久之后内地和香港之间又能恢复到往日的那般车水马龙,关口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
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