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12月14日至15日,第25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成功举办。医药健康、文化教育、数字经济、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智慧物流等领域9个项目和《深化京港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备忘录》在京港合作峰会现场签约,签约金额92.02亿美元,展现了京港两地坚定不移深化合作的决心和信心。本刊诚邀承办单位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撰文,介绍京港洽谈会的意义和特点,展望京港两地未来合作。
文|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2022年12月14日至15日,第25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以下简称“京港洽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香港湾仔万丽海景酒店分别设立会场,以“线上+线下”方式成功举办。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北京市代市长殷勇分别在京港两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香港贸发局主席林建岳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主持开幕式并在京港合作峰会作主旨发言。来自京港两地政府机构、国际商协会、领军企业和工商界知名人士约600人通过线上或线下参加开幕式暨京港合作峰会,约9,000人次通过视频连线、直播观看和现场参与等方式参加京港洽谈会专题活动。20余家境内外媒体发表各类报道920篇(次),网站转载超过万篇(次),充分展现了京港两地坚定不移深化合作的决心和信心,得到了京港两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
系列活动成果丰硕
签约金额92.02亿美元
第25届京港洽谈会以“融入新格局 合作谱新篇”为主题,共安排了开幕式暨京港合作峰会、9项专题活动和投资交流活动。开幕式暨京港合作峰会包括开幕式、京港合作峰会、京港合作备忘录及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等3项重要活动,9项专题活动主要围绕服务业开放、创新合作、数字经济等三大板块举办,同时于2022年12月26日至30日组团赴港开展投资洽谈交流活动。
在开幕式致辞中,李家超提出京港两地要在提升两地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的竞争力、推动两地创科合作和两地在数字经济上的新发展等方面,发挥所长,深化合作。殷勇强调要围绕服务业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度合作、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务实合作、围绕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合作。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杨义瑞、香港中联办经济部部长孙湘一等在香港出席开幕式。此外,京港两地的其他领导还出席了相关的专题活动并致辞。
大会期间,医药健康、文化教育、数字经济、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智慧物流等领域9个项目和《深化京港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备忘录》在京港合作峰会现场签约,签约金额92.02亿美元。
京港合作明晰新方向开启新篇章
彰显北京扩大高质量对外开放决心
京港洽谈会自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时应运而生,由京港两地轮流举办,目前已成功举办25届。两地在金融、专业服务、科技、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的交流合作格局逐步形成。2022年,京港经济领域合作逆势增长,1—10月,香港在京设立企业508家,实际利用外资158.7亿美元,同比增长28%,占北京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92.4%,位列北京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的第一名。1998年以来,香港累计在京设立企业13,088家,实际利用外资1,251.9亿美元,占北京实际利用外资的64.6%,同样位列北京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的第一名。香港在京企业投资主要涉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各领域。截至2022年10月,北京在香港对外直接投资存量457.86亿美元,占北京市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48.12%。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是北京市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此背景下,举办第25届京港洽谈会更具特殊意义:
一是明晰了京港交流合作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香港地位特殊,条件优良,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北京市坚定不移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四个中心”“四个服务”蕴含的巨大能量充分释放,“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形成了首都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构筑了京港合作的新空间。京港洽谈会是北京市贯彻落实中央对港工作方针,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举措。京港两地都表示,将坚决贯彻中央要求,紧紧围绕京港合作的重点领域,不断完善京港合作机制,全面拓展交流合作领域,提升京港合作水平。
二是开启了经济发展新时期京港交流合作新篇章。未来5年是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也是北京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京港两地牢牢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紧紧抓住北京发展新机遇和“五子”联动建设发展新空间,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将北京在科技、人才、金融、信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和香港在品牌、管理、资金和专业服务等领域的优势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高质量合作,服务京港两地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京港两地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京港两地高水平互利共赢。
三是彰显了北京扩大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北京市主动适应京港合作新趋势和两地企业新需求,将在港举办会晤交流、参观考察和企业家沙龙等活动,面向香港企业以及在港国际知名企业,展示北京经济新成就,推介北京投资新机遇。据了解,本届京港洽谈会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内地省市与香港之间举办的首个大型经贸交流活动;是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在境外举办的首场投资推介活动,表明了北京市坚决贯彻中央扩大高质量对外开放要求,持续打造开放北京的坚定决心。
本届京港洽谈会呈现六个特点
未来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深化两地交流
本届京港洽谈会有6个显著特点:深化两地多领域合作,打造区域合作典范。落实京港合作机制,通过举办高端推介、专题交流、项目签约和投资洽谈等活动,深化两地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等领域的高质量合作和相互借鉴交流,提高合作水平,打造京港两地新的竞争优势,共建区域高质量合作的样板示范。
紧抓“两区”建设机遇,双城联动融合发展。聚焦北京“两区”建设,多角度宣传展示政策措施、园区成果、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京港两地合作机遇与合作成果,在港搭建北京“两区”全球联络站,让两地更多企业共享“两区”建设红利。以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牵引,构建京港两地信息产业创新生态,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更高水平开放。以数字赋能,探讨分享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提升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水平及竞争力。
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全球绿色发展。围绕服务绿色丝绸之路,京港两地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探讨合作,推进北京市绿色丝绸之路创新服务基地建设,携手促进绿色产业国际双向投资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绿色低碳发展。
突出青年创新合作,提升合作载体能级。结合京港两地青年融合发展需求,深化两地科技创新交流合作,通过发布“京港青年科技创新促进计划”,组织京港青年创新发展论坛、“第五届京港青创杯”创业大赛决赛等活动,推动京港两地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流动融通,为两地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大舞台,为两地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源泉。
推进两地互学互鉴,携手共建健康城市。京港两地专业交流在大气污染防治、减污降碳协同方面的经验及成效,展望“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控、智慧医疗合作和服务模式创新、老龄健康服务、传统医药发展等卫生健康合作深入研讨,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助力两地健康城市建设。
夯实两地合作成果,携手共创开放新篇。在2021年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京港洽谈会上,共签约了11个项目,涉及金额88.1亿美元。目前已有10个项目落地,项目数量执行率99.3%。本届京港洽谈会签约9个项目,涉及医药健康、文化教育、数字经济、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智慧物流等领域,签约金额92.02亿美元。同时,《深化京港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备忘录》、“推动基金投资北京中小企业,服务企业赴港上市”战略合作协议、北京绿色丝绸之路创新服务基地授牌等内容,必将进一步进一步深化两地务实工作,谱写合作新篇章。
本届京港洽谈会是一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果丰硕的精彩盛会,京港两地也将不断探索向京港洽谈会这一品牌活动注入新的合作内容,尝试创新更多更好更新颖的活动形式,使京港洽谈会真正成为推动京港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https://res.bau.com.hk/url/1521/2023/1/2/nDMVKc0EZCebyMQrfsGWouolCA75gcStDRZ.png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编者按:
2022年12月14日至15日,第25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成功举办。医药健康、文化教育、数字经济、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智慧物流等领域9个项目和《深化京港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备忘录》在京港合作峰会现场签约,签约金额92.02亿美元,展现了京港两地坚定不移深化合作的决心和信心。本刊诚邀承办单位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撰文,介绍京港洽谈会的意义和特点,展望京港两地未来合作。
文|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2022年12月14日至15日,第25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以下简称“京港洽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香港湾仔万丽海景酒店分别设立会场,以“线上+线下”方式成功举办。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北京市代市长殷勇分别在京港两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香港贸发局主席林建岳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主持开幕式并在京港合作峰会作主旨发言。来自京港两地政府机构、国际商协会、领军企业和工商界知名人士约600人通过线上或线下参加开幕式暨京港合作峰会,约9,000人次通过视频连线、直播观看和现场参与等方式参加京港洽谈会专题活动。20余家境内外媒体发表各类报道920篇(次),网站转载超过万篇(次),充分展现了京港两地坚定不移深化合作的决心和信心,得到了京港两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
系列活动成果丰硕
签约金额92.02亿美元
第25届京港洽谈会以“融入新格局 合作谱新篇”为主题,共安排了开幕式暨京港合作峰会、9项专题活动和投资交流活动。开幕式暨京港合作峰会包括开幕式、京港合作峰会、京港合作备忘录及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等3项重要活动,9项专题活动主要围绕服务业开放、创新合作、数字经济等三大板块举办,同时于2022年12月26日至30日组团赴港开展投资洽谈交流活动。
在开幕式致辞中,李家超提出京港两地要在提升两地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业的竞争力、推动两地创科合作和两地在数字经济上的新发展等方面,发挥所长,深化合作。殷勇强调要围绕服务业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围绕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度合作、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务实合作、围绕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合作。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杨义瑞、香港中联办经济部部长孙湘一等在香港出席开幕式。此外,京港两地的其他领导还出席了相关的专题活动并致辞。
大会期间,医药健康、文化教育、数字经济、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智慧物流等领域9个项目和《深化京港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备忘录》在京港合作峰会现场签约,签约金额92.02亿美元。
京港合作明晰新方向开启新篇章
彰显北京扩大高质量对外开放决心
京港洽谈会自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时应运而生,由京港两地轮流举办,目前已成功举办25届。两地在金融、专业服务、科技、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的交流合作格局逐步形成。2022年,京港经济领域合作逆势增长,1—10月,香港在京设立企业508家,实际利用外资158.7亿美元,同比增长28%,占北京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92.4%,位列北京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的第一名。1998年以来,香港累计在京设立企业13,088家,实际利用外资1,251.9亿美元,占北京实际利用外资的64.6%,同样位列北京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的第一名。香港在京企业投资主要涉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各领域。截至2022年10月,北京在香港对外直接投资存量457.86亿美元,占北京市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48.12%。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是北京市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此背景下,举办第25届京港洽谈会更具特殊意义:
一是明晰了京港交流合作新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香港地位特殊,条件优良,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北京市坚定不移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四个中心”“四个服务”蕴含的巨大能量充分释放,“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形成了首都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构筑了京港合作的新空间。京港洽谈会是北京市贯彻落实中央对港工作方针,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举措。京港两地都表示,将坚决贯彻中央要求,紧紧围绕京港合作的重点领域,不断完善京港合作机制,全面拓展交流合作领域,提升京港合作水平。
二是开启了经济发展新时期京港交流合作新篇章。未来5年是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也是北京实施“十四五”规划、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京港两地牢牢把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紧紧抓住北京发展新机遇和“五子”联动建设发展新空间,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将北京在科技、人才、金融、信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和香港在品牌、管理、资金和专业服务等领域的优势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高质量合作,服务京港两地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京港两地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京港两地高水平互利共赢。
三是彰显了北京扩大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北京市主动适应京港合作新趋势和两地企业新需求,将在港举办会晤交流、参观考察和企业家沙龙等活动,面向香港企业以及在港国际知名企业,展示北京经济新成就,推介北京投资新机遇。据了解,本届京港洽谈会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内地省市与香港之间举办的首个大型经贸交流活动;是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在境外举办的首场投资推介活动,表明了北京市坚决贯彻中央扩大高质量对外开放要求,持续打造开放北京的坚定决心。
本届京港洽谈会呈现六个特点
未来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深化两地交流
本届京港洽谈会有6个显著特点:深化两地多领域合作,打造区域合作典范。落实京港合作机制,通过举办高端推介、专题交流、项目签约和投资洽谈等活动,深化两地在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等领域的高质量合作和相互借鉴交流,提高合作水平,打造京港两地新的竞争优势,共建区域高质量合作的样板示范。
紧抓“两区”建设机遇,双城联动融合发展。聚焦北京“两区”建设,多角度宣传展示政策措施、园区成果、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京港两地合作机遇与合作成果,在港搭建北京“两区”全球联络站,让两地更多企业共享“两区”建设红利。以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为牵引,构建京港两地信息产业创新生态,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更高水平开放。以数字赋能,探讨分享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提升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水平及竞争力。
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助力全球绿色发展。围绕服务绿色丝绸之路,京港两地在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探讨合作,推进北京市绿色丝绸之路创新服务基地建设,携手促进绿色产业国际双向投资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绿色低碳发展。
突出青年创新合作,提升合作载体能级。结合京港两地青年融合发展需求,深化两地科技创新交流合作,通过发布“京港青年科技创新促进计划”,组织京港青年创新发展论坛、“第五届京港青创杯”创业大赛决赛等活动,推动京港两地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流动融通,为两地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大舞台,为两地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源泉。
推进两地互学互鉴,携手共建健康城市。京港两地专业交流在大气污染防治、减污降碳协同方面的经验及成效,展望“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控、智慧医疗合作和服务模式创新、老龄健康服务、传统医药发展等卫生健康合作深入研讨,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助力两地健康城市建设。
夯实两地合作成果,携手共创开放新篇。在2021年举办的第二十四届京港洽谈会上,共签约了11个项目,涉及金额88.1亿美元。目前已有10个项目落地,项目数量执行率99.3%。本届京港洽谈会签约9个项目,涉及医药健康、文化教育、数字经济、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智慧物流等领域,签约金额92.02亿美元。同时,《深化京港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备忘录》、“推动基金投资北京中小企业,服务企业赴港上市”战略合作协议、北京绿色丝绸之路创新服务基地授牌等内容,必将进一步进一步深化两地务实工作,谱写合作新篇章。
本届京港洽谈会是一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果丰硕的精彩盛会,京港两地也将不断探索向京港洽谈会这一品牌活动注入新的合作内容,尝试创新更多更好更新颖的活动形式,使京港洽谈会真正成为推动京港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https://res.bau.com.hk/url/1521/2023/1/2/nDMVKc0EZCebyMQrfsGWouolCA75gcStDRZ.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