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co Liu
在港创立52年的汉荣书局将于本周六(12月31日)结束门市业务。负责人石汉基表示,受疫情持续影响,本港教科书的供应链受挫,加上店员工作长达40至60年,身体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考虑到人手安排,决定结束书局门市业务。石汉基指出,书局在新时代下前景黯淡,为了保住金漆招牌,希望在最好的时间结束,直言是无奈之举但「忍痛放下」。
有52年历史的汉荣书局,将于12月31日结束门市业务每逢新学年前,位于油麻地弥顿道的汉荣书局都会大排长龙,这间以售卖香港中学、预科和大专的课本及参考书为主的书局,陪伴了不少香港人成长。汉荣书局创办人石景宜是石汉基的父亲,五十年代,石景宜与太太刘紫英曾在广州市经营「忠诚书店」,六十年代一家来港后,为维持生计,石景宜推著木头车在街边卖二手书,后来生意越做越好,便在旺角国荣大楼的楼梯底租了一个铺位,名为「国荣书店」。直到七十年代,石景宜再租下相邻的一个小店铺扩充业务,并将书店改名为「汉荣书店」,至1982年,正式定名为「汉荣书局有限公司」。
汉荣书局初期兼营新旧书,后来才全卖新书。1975年,石景宜赴英国与当地书商洽谈,成功争取由当地直接供应教科书到香港销售,更一度成为全港唯一一间拥有充足课本供应的书店。石景宜逝世后,据悉石汉基承继父亲「沟通两岸文化交流,致力建立书香社会」的理念,曾先后向全国200多个城市捐赠了港台版图书700余万册,对中港学界贡献良多。
汉荣书局专营教科书及参考书虽然如此,教科书销售一向存有风险,第二代店主石汉基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教科书和预科参考书向来要大量存货,但是近年教科书不断改版,存货反而带来风险。加上近年出版社面对各种困难,令书局本来六月底的收货期延迟到八月中,导致工作量倍增。
近年的疫情更是直接打击了书本零售的业务。石汉基指,疫情下推行的电子教学影响了门市的零售额,加上出版社受印刷和运输因素波及,教科书供应链十分不稳;另外若有员工染疫,门市和货仓分别都要停业7日至10日,鉴于未来有太多不明朗因素,石汉基希望保留书局逾50年来的良好商誉,与家人商量后决定关闭门市。「有很多原因,我们不能控制,而会影响公司的名声,所以我们决定,应该在最好的时间将书局结束,把美好的回忆留给大家。」石汉基说。至于书局原址将会出租,并会租用其他地方举行文化交流会及书法比赛等,积极推广文化艺术,加强文化交流,传承「汉荣」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