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论坛》专稿/转载请标明出处
谭惠珠 I 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
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进入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香港要回应新时代的呼唤,把机遇化为成果,更加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特质优势,与全国人民一道,走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二十大报告给香港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修订新的党章,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过去的1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于世界第二,工业生产量占世界第一位,贸易额占世界第一位,外汇储备也占世界第一位,迅速发展,改善民生,成功灭贫达致小康,这是世界上少有的成就。过去10年,航天科技、量子通讯、量子数学、人工智能、新型材料、5G网络技术和软件、生物医药等领域都走进了世界的前列。科技创新成为了过去10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引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更加有力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人民币上升到114万亿人民币,占世界总产量的18.5%,上升了7.2%;人均产值从3.98万元增加至8.1万元,并且培育了许多新型产业、新的经营业态,走入了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这些成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二十大总结了党领导国家建设成功的实践和经验,将「两个确立」写入了新的党章之中,遵循这个路线和方针,推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新产业,以更快的速度前进。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一国两制」就是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史无前例的创举,强化了改革开放、国家统一的战略,二十大报告再三表明要坚持贯彻实施。
二十大报告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定下目标,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现代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中国要站起来的现代化。二十大报告所要求的,是国家强起来的具世界观的现代化,对发挥「一国两制」优势,也必有所提升。作为大湾区的财经中心,香港更要在国际财经中心中位居前列。二十大报告还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香港的优势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我们与内地众多大城市不同的特有条件,就是联通世界,在新阶段更应把这优势化为新的成果。
报告多处提及长期坚持「一国两制」
香港回归祖国,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出表现。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决定》在「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章节中提出,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当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来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时任行政长官梁振英时指出:「这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促进香港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中央长期坚持并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的决心。
在香港和台湾问题上,报告指出,「我们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制定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我们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展示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在「一国两制」下,国家长期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无论香港遇到什么麻烦和挑战,祖国永远是香港同胞的坚强后盾,香港已止暴制乱,并要由治及兴。
对「一国两制」的制度自信
「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主席在今年「七一」讲话中,对「一国两制」的准确贯彻实施立牌指路,结合二十大报告和「七一」讲话,我有如下的体会:
一、必须坚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没有「一国」这个根本,就不存在「两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特别行政区所有居民应该自觉尊重和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维护由宪法和基本法共同规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如果这个最高原则得不到保障,香港繁荣稳定无从谈起。
二、自觉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衔接。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来自于中央授权,两者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维护和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也是从根本上保障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作出决定,把「爱国者治港」原则法律化、制度化,必须坚持「爱国者治港」。香港的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以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中央的全面管治权和香港的高度自治权,全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特区政治呈现风清气正的新面貌。
四、宪制上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是治理香港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提升管治能力,把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要求。事实上,香港每一个人都是持份者,「一国两制」的成败,人人有责。
五、香港必须提升国家观念与国际视野,从大局和长远需要积极有为谋发展。保持原有的优势,对接和用好国家的利港政策,为祖国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香港的资本主义与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焦
一、二十大报告带来三大积极影响
一是在国家新的征程中,国家将为香港提供巨大发展空间,香港的地位和优势将大有用武之地。二是重申「一国两制」必须长期坚持,明确要求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为「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立牌指路。三是大力支持和关注特区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切实排解民生的忧难。
在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中,国家支持香港成为金融、航运、航空、经济、贸易、创新旅游中心,安排了内地广阔市场的空间,保证香港可以营造新的产业新的业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国家发展的新征程中,香港要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保留内地城市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地位。
当前,香港的金融界别、工业界别、科技界别已经在研究学习二十大报告,了解香港在国家新时代发展中的定位,配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以香港之所长,服务国家之所需,与国家的发展对焦,香港亦从中借助国家给予的黄金机遇为香港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经济更上一层楼,有利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发挥「一国两制」的作用,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变得更好
基本法的序言和第5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这条文没有限定我们要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政策。原有的积极不干预政策不必也不需保留,因为它不是一个制度,反之第118和119条,更指出香港可以在政策方面有前瞻性的积极发展,这是我们必需善用的金钥匙。(基本法第118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经济和法律环境,鼓励各项投资、技术进步并开发新兴产业。」基本法第119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制定适当政策,促进和协调制造业、商业、旅游业、房地产业、运输业、公用事业、服务性行业、渔农业等各行业的发展,并注意环境保护。」)正是基于这些条文,香港在2018年可以设立西九港深高铁站实行「一地两检」。
本届行政长官的首份施政报告,已经提出多项改革和调整,政府将积极有为,投入公共资源,打通阻碍发展经济、阻碍普遍改善民生、阻碍创新产业、阻碍招纳及培养人才等的瓶颈;并与高效市场力量结合,决心做出成果。这就是把香港的资本主义变得更好。
三、利用香港所长,主动配合国家的长远需要
香港实行普通法制度已得到国际社会认同,在维护法治、司法审判独立、廉洁依法施政等方面一直位居前列。我们除了加强建设国际调解与仲裁中心,以及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地位外,还需壮大自己在国际法和涉外法律方面的能力。
2020年底,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作为中央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第九个坚持是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这是更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2021年1月10日,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白皮书,其中第二十五节指出要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推动我国仲裁机构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仲裁机构合作建立联合仲裁机制,强化涉外法律服务,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香港可以发挥的优势,按「十四五」规划远远不止开放香港法律界取得大湾区律师资格。在规划的第13段是:加快发展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第17段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第39段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坚定维护中国企业海外合法权益。
随著我国发展壮大,国家也非常需要涉外法律人才有能力与国际同行相比。香港是一个高度开放、高度发达的现代经济体,我们法律界熟悉这个现代经济体下的种种规则,完全有能力帮助国家在建设现代化过程中建章立制、规则治理;而我们香港法律界诸君,也最有可能作为中国熟悉涉外和国际法律的人才储备。
结语
香港要回应新时代的呼唤,把机遇化为成果,更加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特质优势,走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 本文是作者在 2022 年 10 月 31 日,于紫荆杂志社等机构主办、《紫荆论坛》与傅哲公司承办的第七届「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讨会上的演讲论文)
本文发表于《紫荆论坛》2022年11-12月号第2-5页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紫荆论坛》专稿/转载请标明出处
谭惠珠 I 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
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进入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香港要回应新时代的呼唤,把机遇化为成果,更加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特质优势,与全国人民一道,走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二十大报告给香港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修订新的党章,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确立)。过去的1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于世界第二,工业生产量占世界第一位,贸易额占世界第一位,外汇储备也占世界第一位,迅速发展,改善民生,成功灭贫达致小康,这是世界上少有的成就。过去10年,航天科技、量子通讯、量子数学、人工智能、新型材料、5G网络技术和软件、生物医药等领域都走进了世界的前列。科技创新成为了过去10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引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更加有力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人民币上升到114万亿人民币,占世界总产量的18.5%,上升了7.2%;人均产值从3.98万元增加至8.1万元,并且培育了许多新型产业、新的经营业态,走入了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这些成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取得的。二十大总结了党领导国家建设成功的实践和经验,将「两个确立」写入了新的党章之中,遵循这个路线和方针,推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新产业,以更快的速度前进。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一国两制」就是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史无前例的创举,强化了改革开放、国家统一的战略,二十大报告再三表明要坚持贯彻实施。
二十大报告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定下目标,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现代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中国要站起来的现代化。二十大报告所要求的,是国家强起来的具世界观的现代化,对发挥「一国两制」优势,也必有所提升。作为大湾区的财经中心,香港更要在国际财经中心中位居前列。二十大报告还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向世界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香港的优势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我们与内地众多大城市不同的特有条件,就是联通世界,在新阶段更应把这优势化为新的成果。
报告多处提及长期坚持「一国两制」
香港回归祖国,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出表现。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决定》在「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章节中提出,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当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来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时任行政长官梁振英时指出:「这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促进香港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中央长期坚持并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的决心。
在香港和台湾问题上,报告指出,「我们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制定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台湾事务的严重挑衅,我们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展示了我们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在「一国两制」下,国家长期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无论香港遇到什么麻烦和挑战,祖国永远是香港同胞的坚强后盾,香港已止暴制乱,并要由治及兴。
对「一国两制」的制度自信
「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主席在今年「七一」讲话中,对「一国两制」的准确贯彻实施立牌指路,结合二十大报告和「七一」讲话,我有如下的体会:
一、必须坚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没有「一国」这个根本,就不存在「两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特别行政区所有居民应该自觉尊重和维护国家的根本制度,维护由宪法和基本法共同规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如果这个最高原则得不到保障,香港繁荣稳定无从谈起。
二、自觉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衔接。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来自于中央授权,两者之间是「源」与「流」的关系。维护和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也是从根本上保障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作出决定,把「爱国者治港」原则法律化、制度化,必须坚持「爱国者治港」。香港的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以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中央的全面管治权和香港的高度自治权,全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特区政治呈现风清气正的新面貌。
四、宪制上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是治理香港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提升管治能力,把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要求。事实上,香港每一个人都是持份者,「一国两制」的成败,人人有责。
五、香港必须提升国家观念与国际视野,从大局和长远需要积极有为谋发展。保持原有的优势,对接和用好国家的利港政策,为祖国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香港的资本主义与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焦
一、二十大报告带来三大积极影响
一是在国家新的征程中,国家将为香港提供巨大发展空间,香港的地位和优势将大有用武之地。二是重申「一国两制」必须长期坚持,明确要求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为「一国两制」的行稳致远立牌指路。三是大力支持和关注特区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切实排解民生的忧难。
在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中,国家支持香港成为金融、航运、航空、经济、贸易、创新旅游中心,安排了内地广阔市场的空间,保证香港可以营造新的产业新的业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国家发展的新征程中,香港要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保留内地城市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地位。
当前,香港的金融界别、工业界别、科技界别已经在研究学习二十大报告,了解香港在国家新时代发展中的定位,配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以香港之所长,服务国家之所需,与国家的发展对焦,香港亦从中借助国家给予的黄金机遇为香港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经济更上一层楼,有利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二、发挥「一国两制」的作用,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变得更好
基本法的序言和第5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这条文没有限定我们要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政策。原有的积极不干预政策不必也不需保留,因为它不是一个制度,反之第118和119条,更指出香港可以在政策方面有前瞻性的积极发展,这是我们必需善用的金钥匙。(基本法第118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经济和法律环境,鼓励各项投资、技术进步并开发新兴产业。」基本法第119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制定适当政策,促进和协调制造业、商业、旅游业、房地产业、运输业、公用事业、服务性行业、渔农业等各行业的发展,并注意环境保护。」)正是基于这些条文,香港在2018年可以设立西九港深高铁站实行「一地两检」。
本届行政长官的首份施政报告,已经提出多项改革和调整,政府将积极有为,投入公共资源,打通阻碍发展经济、阻碍普遍改善民生、阻碍创新产业、阻碍招纳及培养人才等的瓶颈;并与高效市场力量结合,决心做出成果。这就是把香港的资本主义变得更好。
三、利用香港所长,主动配合国家的长远需要
香港实行普通法制度已得到国际社会认同,在维护法治、司法审判独立、廉洁依法施政等方面一直位居前列。我们除了加强建设国际调解与仲裁中心,以及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地位外,还需壮大自己在国际法和涉外法律方面的能力。
2020年底,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作为中央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第九个坚持是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这是更好维护国家核心利益。2021年1月10日,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白皮书,其中第二十五节指出要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推动我国仲裁机构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仲裁机构合作建立联合仲裁机制,强化涉外法律服务,提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香港可以发挥的优势,按「十四五」规划远远不止开放香港法律界取得大湾区律师资格。在规划的第13段是:加快发展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第17段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第39段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坚定维护中国企业海外合法权益。
随著我国发展壮大,国家也非常需要涉外法律人才有能力与国际同行相比。香港是一个高度开放、高度发达的现代经济体,我们法律界熟悉这个现代经济体下的种种规则,完全有能力帮助国家在建设现代化过程中建章立制、规则治理;而我们香港法律界诸君,也最有可能作为中国熟悉涉外和国际法律的人才储备。
结语
香港要回应新时代的呼唤,把机遇化为成果,更加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特质优势,走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 本文是作者在 2022 年 10 月 31 日,于紫荆杂志社等机构主办、《紫荆论坛》与傅哲公司承办的第七届「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讨会上的演讲论文)
本文发表于《紫荆论坛》2022年11-12月号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