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亚宾

杨亚宾:永利先生好,作为道家养生泰斗朱鹤亭仙长和国医大师贺普仁先生的高徒,您如何看待「道」这个字?
张永利:道是说得清,道得明的,才是真道。作为一个养生爱好者,我小时候所理解的道本来源于本土的养生文化学说,是人生在追求或想要达到某种境界的一种本能行为,如追求长生不老等等。
我认为道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人不能永生,这就是所谓的天道。但是可以做到延缓衰老,这个可以称其为人道。比如某人做事做得非常好,非常成功,称其为「有道」,合乎道理,所以做人做事,要求其真理。其次,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里,你能否有一些方法、技术来支持、延缓衰老,让自己很舒服自在的过好每一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懂得如何养生,懂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明理,明理的最高境界是善学,善学的最高境界是虚心,虚心的最高境界是不争。大家可能潜移默化的在某个年龄段有所求,无非就是求一个:身安意顺,而已。
所以建议大家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这么个意思,或者叫想法,或者叫希望,或者叫期待,如果这个公式成立,那么大家说什么叫道,或者说什么叫真道?
杨亚宾:您的拔罐疗法造福了很多病患,被国医大师贺普仁先生亲题「张一罐」,在您看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有哪些比较为难的事?
张永利:欲望,人的欲望是比较难控制的。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有很多人减肥,在这个人群中,都认为减肥很难,其实,减肥并不难。古人讲饮食有节,求身静,脏腑则安。我提出了在养生环节当中「不饿不吃,饿了少吃」,控制好自己的欲望,这样就避免了「肥」的产生,而减肥其间如果运用这个思想,减肥就不难了,有许多成功案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覆水难收」这四个字当中的「难」字,如何正确理解、认识及运用,我理解的「难」字,不等于不行、不能、不可以,所以常人常困于此,使人的思想认识及行为无法前进。难没有说是不可以的,只是表达「不容易做到、比较难做到」的意思。
在贺普仁恩师送我「张一罐」的题词多年前,我的师父、玄学泰斗朱鹤亭仙长送我一幅字——「难得睿觉」,这里面也有一个难字,意义是常人难以想象与理解的。这个字出现在这里非常之玄,让人觉得奥妙很深,难以读得懂。我以为是让吾辈之人,要懂得中华文化,多学习,多悟道。现代社会缤纷复杂,人们要理智一些,有一个对事物,具备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不仅要「睿智」,还要「觉醒、觉悟」,方能破「难」之困。
杨亚宾:武林界传说您是意拳姚宗勋先生的嫡传,是人们常说的武林高手,在中医领域又提出了「无药可医」的理念,并运用于实践多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请您谈一下这其中的内涵。
张永利:武林高手不敢当,我只是钟爱中国武术,尤其是意拳,多年前我开办过第一家意拳武馆,意拳是我一生所爱。
姚宗勋先生是我敬仰的老师,却不敢自称嫡传。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人,都应该从小练习武术,这是我们民族的强国基石,武术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使我们能有坚强的意志和对民族大义的真诚情怀。
我多年前提出的「无药可医」,源于恩师玄鹤子长老为我题写的另一幅字「善悟为达」。「无药可医」即无需用药,也可以治病,而非「没救了」的意思。
在养生学中,我用到了「无药可医」这个方法儿。这个方法在调理身体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就是针对于人们常言的「天道」的「地道」。自古人有三种,闻道精神,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然,朱老为我题写的「善悟为达」可能大家就不一定知道了。而把人们常说的「学无止境」和「善悟为达」放在一起比较揣摩,大家是否有一种开窍的感觉?心灵、思想是否有一种升华,一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觉意境?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一个人一生一世所追求的道,只有得道了,做到了,才能达到所追求与向往的延缓衰老,寿终正寝,这才是真道,正所谓:真道无须众人谈,真道自有众人传。
(文中若涉保健产品或保健方法,均不可替代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