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闫青春
中国早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且中国老龄化呈现势猛、规模大、增速快、占比高和未富先老、老而多病等特点。截止到2021年底中国内地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6402万人,占到全国内地总人口的18.7%;65岁以上老年人口19064万人,占内地总人口的13.5%。

人口老龄化现状
近年来随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又使得城乡老年人家庭的空巢率不断提高,目前城乡老年人家庭空巢比率分别为54%和48%左右;老年人失能失智的数量也不断增长,已经从2016年的4063万增长到目前的4400多万人;80岁以上高龄人口增速更快,达到3580万,占到老年人口总数的13.56%。

中国政府高度关注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等提出了明确要求。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多项举措,旨在促进健康老龄化。2017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指出健康老龄化即从生命全过程的角度,从生命早期开始,对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综合、系统的干预,营造有利于老年健康的社会支持和生活环境,以延长健康预期寿命,维护老年人的健康功能。
2019年1月1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19年卫生健康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将「编制规划,积极探索建设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覆盖城乡、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明确健康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重要基础,推进健康老龄化,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
2019年7月15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针对老年人群的健康从个人和家庭、社会和政府三个层面采取措施和行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全面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由此健康老龄化已成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成为我国积极应对对人口老龄化的强有力举措。
中医药养生保健融入
贯彻落实健康老龄化的理念和政策,必须贯彻中华民族「治未病」和国际社会「防重于治」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医疗保健理念,针对亿万老年人群的生活习性和身心健康状况,注重把传统中医药养生保健融入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之中。

老年人的养生保健,除了对疾病的及时诊疗外,大体可包括饮食调理、运动锻炼、中医养生、心理和精神疏导等方面内容。而这每一个方面又都应该把中华民族中医药的文化精髓融入到各个过程与环节中。比如饮食调理中的药食同源、营养搭配,针对不同体质不同病因人群的偏方饮片、功能功能营养配餐等;运动锻炼中的传统气功、八段锦、太极的普及推广等;养生保健的药濯药浴、推拿松骨、手法按摩等应用;心理和精神疏导中阴阳调和、心理治疗、音乐减压、催眠舒缓等,这些都可以为减少和减轻老年人病痛,增进老年人健康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所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健康老龄化的步伐,而健康老龄化的推进与落实又亟待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全面融入。

(文中若涉保健产品或保健方法,均不可替代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