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歌
周小姐早年因工作原因常三餐不能定时,平日多以快餐果腹,饥一餐饱一餐更是常态,偶尔也会感觉胃部不适但因程度较轻并未引起重视。2018年底终于因持续胃胀反酸而去医院做了胃镜检查,提示幽门螺杆菌阳性,西医给服抗生素治疗,连续服用14日后再次复查已转阴,胃部不适的症状也得到了改善。
周小姐有心想要吸取此次的教训改变饮食习惯,无奈工作原因不允许。2019年底周小姐复查胃镜时提示:1.中度胃窦炎-轻度慢性胃体炎;2.轻度肠上皮化生。当得知肠上皮化生属于癌前病变,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导致胃癌时,周小姐顿时慌了神。
然而医生却告诉她此病「冇得医」,只能持续观察,胃部不适则会给她一些药物缓解症状,每年定期复查,如有恶化现象则需手术或/及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无奈之下周小姐只能在网络上搜寻,希望找到治疗「肠上皮化生」的讯息。
2020年初周小姐来到了本诊所,了解了周小姐病史后,我向她详细解释了肠上皮化生的相关问题以及中医的治疗方法。「肠上皮化生」简单地说它指的是当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黏膜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肠上皮化生」使正常的胃黏膜的分泌功能改变成了吸收功能,由于胃黏膜不能对吸收的东西有效解毒,日积月累,在部分患者胃内局部就形成了致癌物质,同时肠上皮化生也给我们从食物中不小心吃进去的黄曲霉素、苯并芘等致癌物质的吸收创造了条件,最终诱发胃癌,因此医学界把该病变称为「癌前病变」。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胃脘区胀满不舒或有疼痛,嗳气反酸,恶心欲呕,早饱,食欲不振,神疲乏力,体格消瘦等。上述症状不必悉具,有些患者只有1-2种表现,甚至个别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追问病史,或多或少都曾有胃肠不适的经历。根据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属于「胃痞」、「胃痛」、「嗳气」等病的范畴。
西医对肠上皮化生目前尚无有效疗法,是给予补充维生素、叶酸,并要求患者定期复查,一旦发现恶变及时手术。但中医药治疗此病是有优势的,不但可以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使病人不依赖药物来控制症状,提升患者精力、体力等生活质量),且可逆转或治愈。临床观察发现,经过中医药3至6个月的治疗,有三分之一的病人能够成功逆转,随著疗程的延长,逆转的比例会更高。
中医认为,本病常由于饮食不节、饥饱无常,或过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度吸烟饮酒,损伤脾胃,其发病的机理关键在于脾胃气阴两虚(胃黏膜的分泌腺体受损)和整体正气虚弱(胃黏膜的防御机制不足)的基础上,外界致病因素的影响而瘀毒为患,或毒腐成疡造成胃黏膜损伤,或瘀结成积,或气滞湿聚,导致肠上皮化生。如果失治或误治而使病情迁延或加重,最后可形成恶性肿瘤。
本病的中医治疗强调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胃镜下黏膜象的改变,判断中医证型,如肝胃不和、湿热中阻、热毒结聚、瘀血阻胃、痰凝血瘀和脾胃虚弱、胃阴不足等,适当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解毒散结及有抗癌作用的中药,通过「攻补兼施,扶正祛邪」的方式,提高胃黏膜的防御与修复机能,去除胃黏膜表层的各种致病因素;提高机体免疫力,杀伤部分突变的异常化生的细胞,逆转「肠化生」。其根本目的在于积极预防癌变或使癌前病变过程得到逆转。根据周小姐初次来诊时的症状(自觉食后腹胀,嗳气泛酸,西医给服止酸药,但停药后仍会复发。纳可寐差,大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决定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再加减一些具有防癌抗癌功效的药,以图和胃降逆、消痞散结;并配合隔姜灸和胃健脾、理中降逆,提升机体免疫力。
但俗话说胃病是「三分治七分养」,除了配合医生治疗坚持服药治疗之外,患者还需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保持心情愉悦。饮食方面应当以营养清淡为主,少吃易产生致癌物质的煎炸腌制食品和辛辣刺激食品,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和杂粮。同时推荐富含叶酸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够降低罹患消化道癌的风险,对于肠上皮化生的逆转有益,如深绿色叶菜、十字花科蔬菜(如菜花、西兰花等)、豆类(如扁豆、蚕豆、豌豆等)、全谷类食物、水果类如西瓜、甜瓜、柑橘、山楂、苹果、杏、梨、猕猴桃、无花果以及大枣、莲子等。
当得知「肠上皮化生」这种所谓的癌前病变,只是指发生胃癌的可能性高,并不是说今后一定会癌变,其发生癌变的概率低于5%之后,周小姐克服了一部分「恐癌」心理,决心积极配合治疗,放松心情,改变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2021年再次复查时,胃镜下黏膜象已基本恢复正常。
(文中若涉保健产品或保健方法,均不可替代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