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锦全
白扁豆俗称「皇帝豆」,它是很常见的食材和药材。除了含丰富的蛋白质、铁质和膳食纤维,还有健脾化湿、消暑解毒功效。白扁豆是豆科一年生缠绕草本藤本扁豆的白色成熟种子。药方是扁豆,白扁豆,炒扁豆。它们主要产于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地。

白扁豆故事
传说明朝成化年间,有一位叫高照的郎中,医术精湛,他有个十多岁的儿子,正是不听话的反叛年纪;某天,儿子在外面闯了祸,高照叫儿子回来,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痛打。没想到冤枉了儿子,儿子受刺激一时想不开,竟然偷吃了药柜的砒霜自杀,高妻发现后,急呼高照来救命,高照正手足无措时,忽然想起白扁豆能解毒,把白扁豆研成末给儿子拿水调喝,喝了三碗,儿子的肚子胀和拉肚子就得到了缓解。以后连续服用,不但解了毒,人也渐渐恢复了精神。《药性本草》云:「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汤服。」最近我国台湾的科研团队研究指出,从白扁豆中萃取出FRIL的蛋白物质,临床初步实验可以防止多种流感病毒入侵,更能够有效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目前研究团队开始进一步合作「白扁豆」之于流感病毒的研究。

【性味】性味甘淡,微温平;其归经于脾、胃经,故对其脏腑及经络具有较明显功效。
【功效】健脾,化湿,消暑。用于脾虚生湿,食少便溏,白带过多,暑湿吐泻,烦渴胸闷。
《神农本草经》: 「补脾止泻,消暑祛湿」。《会约医镜》:「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
【白扁豆现代药理】:白扁豆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急性肠胃炎有解毒作用,对人体有免疫功能。
【宜忌】扁豆中含有血细胞凝集素A、血细胞凝集素B,具有凝血作用。白扁豆虽好,但不宜生食,否则易发生中毒。如果扁豆不炒熟就食用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慌等不良反应。
如何挑选白扁豆
白扁豆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选购白扁豆时,应该选择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的,拥有平滑表面和光泽的白扁豆是比较优质。白扁豆有棕褐色斑点,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另外可从气微,味淡分辨,嚼之有豆腥气。选购白扁豆当然要选择那些粒大饱满的,这种就是佳品。
白扁豆食用之法
《本草求真》里记载白扁豆:「多食壅滞,不可不知。」豆类大多有一个益气的特点,食用过多容易气滞,让人感到腹部特别胀,这一点前面讲其它豆类时也提到过。所以白扁豆也是不能一下吃过多,可以常吃,但一定要注意量。
1.白扁豆与红枣、桂圆肉、莲心等煮成羹食用,也是民间传统的滋补佳品。
2.白扁豆粥:取白扁豆60克(鲜品加倍)洗净,粳米100克淘洗乾净,同白扁豆一起放入煲内,加适量清水煮粥,熟烂浓稠即可。作用健脾养胃,化湿和中,清暑止泻。
3.绿豆扁豆饮:白扁豆30克,绿豆50克,洗净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同煮,豆子都熟烂为好,然后滤渣取汁备用。空腹时可以随意饮用。作用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文中若涉保健产品或保健方法,均不可替代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