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女王伊利莎伯二世葬礼过后,英国社会便要复常,英国未来的发展引起各界关注,有政治学者对此忧心重重。
新英王形象 惹内外担忧
过去多年来,已有英国人民开始质疑王室的存在价值,认为王室成员不但对国家没有太大贡献,且经常传出丑闻,影响英国国际声誉,例如新国王查理斯三世当王储时的婚外情、前妻载安娜王妃的车祸意外、其胞弟安德鲁王子的性侵丑闻、儿子哈利王子与妻子梅根出走王室等,因此部分民众认为,纳税人要替王室的奢侈生活买单,确实难以服众。
但无论如何,英女王还是有其个人魅力,她和蔼可亲的形象,过去70年来深入民心,获当地百姓爱戴,特别是她上任初期,英国处于太平盛世,人民对她的喜爱和拥护亦无可厚非。
但踏入21世纪,英国经济逐渐衰退,人民很自然对王室萌生倦意,改变态度,加上查理斯三世的形象并没有如其母亲般「入屋」,据英国一个针对千禧一代的民意调查显示,查理斯三世的支持率,只有其母亲的一半。外界认为,查理斯三世个性鲜明,民众担心他将会反其母亲一贯的沉默作风,插手干预国事,而英国君主理论上有权罢免及委任首相、解散国会等,就此英国人民对新任国王的未来表现存疑,亦有机会令英联邦各成员国对英国王室及君主制度的忠诚大打折扣。有政治学者推测,英国可能将面对内外分裂,王室的声望和影响力亦将逐渐下跌。
以英联邦为例,加拿大有一半以上人民不赞成继续以英国国王为国家元首;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也表态,指于任期内会考虑就议题举行公投;新西兰总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也表示,在其有生之年将能看到新西兰走向共和。由此可见,随着英女王逝世,英联邦分裂问题将会进一步浮面,愈来愈多成员国会脱离英国君主制,迈向共和。
而英国本土分裂的问题亦很严重,脱欧后所产生的一连串问题,更是造成分裂的催化剂。苏格兰一直想脱离英国独立,并于2014年举行独立公投,结果未能成功,当地执政党苏格兰民族党心有不忿,一直以来都希望尽快再次全民公投;至2016年英国就脱欧进行公投,尽管大多数苏格兰人反对,但全英国整体却选择退出欧盟,此公投结果必然增强了苏格兰的离心。
脱欧催化 苏格兰北爱独立问题
另外,类似的脱英问题也正在北爱尔兰酝酿。英国脱欧后,与欧盟制定了「北爱尔兰议定书」(Northern Ireland Protocol),当中订明北爱尔兰正式脱离欧盟单一市场,但欧盟货物自由流动规则和欧盟关税同盟规则仍然适用,确保北爱尔兰和岛上其他地区之间没有海关检查或控制的特别安排。
议定书在爱尔兰海沿岸建立了一个把北爱尔兰与英国本岛分开的海关边界,以替代爱尔兰和北爱尔兰之间的陆地边界,但这条边界却使爱尔兰的亲英主义者倍感焦虑,因此前首相卓慧思提议单方面修改议定书部分内容,结果惹来北爱尔兰反对。
笔者并非英国人,但从客观分析,认为从文化教育角度,英国王室体制是有其存在价值的,已故英女王伊利莎伯二世就如同「活教材」,有助国民了解和学习英国历史,认识国家;但现实是残酷的,俗语云「穷在闹市无人问」,英国经济持续下滑,北爱尔兰、苏格兰、英联邦成员国脱离英国的决心日益俱增,所以难怪多位政治学者都认为英国会面临分裂、王室被架空,君主制度最终完全崩溃。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香港科技创新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