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彭彦)东莞报道: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拥有一批海外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它们就是“碉楼”和“排屋楼”,目前还完整保存有100余幢,其大都为漂洋过海在异国发家致富的华侨,陆续回到家乡凤岗,买地置业兴建。
近年来,东莞市凤岗不断加大投入,努力保护和挖掘文化遗产内涵,客侨文化建筑就是其中的一项,独具客侨文化特色的“排屋楼”,在“古色古香”中,体会凤岗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上身穿西装,下身穿唐装”的观合楼
观合楼位于东莞市凤岗镇黄洞村榕树厦村,为碉楼建筑,占地面积43.5平方米,墙体宽80厘米,用石灰、沙、黏土夯实而成,虽然历经近百年历史沧桑巨变,但保存完好,规划严密、整齐而美观。
观合楼是侨胞回乡置办的产业,由华侨蔡观合于1927年所建,是凤岗客侨文化代表性建筑,其建筑风格中体现的客家文化与广府文化、海洋文化相融合的特性。除了“碉楼”,还包括“排屋”在内的这些古建筑,都堪称客侨文化的典型建筑,既有传统客家风味,又有广府海外侨风。
在凤岗类似观合楼这样的排屋楼,目前还完整保存有100余幢,类似观合楼的古建筑,在凤岗还有定公楼、忠义楼、永升楼等,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被形象地称为“上身穿西装,下身穿唐装”,其背后蕴含着由华侨从西方引入的财富、智慧以及审美观念,是海外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
这些排屋楼已被完整保护和活化利用,作为凤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凤岗镇奋力推动“湾区创新重镇、智慧客侨新城”建设,通过举办客侨文化节以及非遗传承等活动,不断打造大众参与、全民共享、全城聚焦的精神文化盛宴,彰显了凤岗客家人的新时尚、新风貌、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