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学修
为进一步推动以人民币在香港买卖股票,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日前表示,特区政府正计画豁免市场庄家就港币和人民币双币股票进行特定交易涉及的股票买卖印花税,以提高人民币计价股票的流通量和价格效益,吸引投资者交易。而香港交易所亦正就此拟订规则,目标在明年上半年推出双币股票市场庄家机制。这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下,推动两地金融互联互通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助提高港股流动性和市场活跃度,拓展更多人民币投资渠道,不仅能够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更可以强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离岸人民币枢纽的地位。

“双币双股”是指一家发行人同时将其人民币交易股票与港币交易股票进行首次公开发行,两批股份同属一类,股东待遇相同;上市后,两批股份在香港交易所各自按本身货币,即人民币与港币,在两个柜台分开买卖,犹如两只不同股票,其结算交收也分开进行。香港早在十年前,就已推出首只以人民币计价的港股,但未有进一步发展,直至去年初,特区政府重提推动人民币计价证券,由证监会、港交所及金管局成立工作小组研究有关安排。如今,随著陆港通开通,互联互通机制日趋成熟稳定、南向资金持续增加、离岸人民币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些都为港股人民币计价提供了推进的可能性。根据中金研报显示,截至2022年4月初,港股通累计资金流入已达到1.97万亿人民币,而截至2022年2月,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为9066 亿元,在各离岸市场中排名第一。现在是时候进一步把人民币以国际货币的方式有意义地推向国际市场,满足全球投资者对配置人民币资产日益增加的需求,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首先,这能够规避汇率风险。因为在互联互通机制之下,手握人民币的内地投资者在交易港股时,需以人民币支付及收款,但股价却以港元计算,那么投资者就需按汇率换算成港币再照价结账,而结算换汇的汇率又只能在收市后才能确认,尤其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性较强的交易日当中,部分当地券商可能要求投资者多付2%至3%的按金以应付额外汇兑风险,这则变相增加了投资者的入场成本。此外,以人民币结算的港股如果派息,亦需面对汇率带来的风险及成本问题。而增加人民币股票交易柜枱后,投资者无需用人民币兑换港币,这就解决了汇率波动的风险,方便使用人民币直接投资,同时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种重要体现。
其次,这能够巩固本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随著基金互认、深港通和债券通、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等相继落地,香港与内地金融的互联互通持续深化。香港拥有中国内地以外最庞大的人民币资金池、高效的金融基建,以及多个跨境资金流通渠道,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实验区,也是布局离岸人民币中心的最佳地点之一,肩负著人民币国际化更进一步的枢纽角色。双币股票市场庄家机制面世后,南向港股通的人民币定价可以减少一部分投资港股的汇率波动敞口,叠加中国内地居民资产配置拐点和港股投资多元化配置需求的大趋势,有望吸引更多人民币资金沉淀,进而有望提升港股通交易的活跃度和交易量,随之也就进一步强化并巩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
最后,这能够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如果说要在保持资本账户管制的前提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那就必须打造一个离岸人民币市场,香港是最佳选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主战场,其具有优质的监管、自由的市场、资本顺畅流通和人才聚集等优势,在建设、保障并拓展国内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往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可充分发挥各项优势。人民币国际化的特点是推动更多的产品用人民币来计价,促进人民币在港股交易中的使用,未来逐步向更大股票和产品范围、以及甚至更广的投资者群体,都将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基础。
自从特区政府宣布消息后,十多间蓝筹公司表态支持,考虑增设人民币交易柜枱,市场反应十分积极。一直以来,香港的人民币金融生态维持可靠稳健,放眼未来,香港可继续努力完善人民币市场的功能,探索在投资、风险管理、支付、现金管理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空间。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加上连通大湾区的高速协同发展,彼此相辅相成,港股通人民币计价的短期影响或许相对有限,但中长期意义深远,各界有信心,香港于此大有可为!
(作者系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