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珠海学院16日于陈济棠演讲听举办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暨建校75周年之“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活动”。
珠海学院举办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暨建校75周年之“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珠海学院校长李焯芬致辞时表示,珠海学院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超600人,与往年比有显著提升;在校学生逾900人,未来2年有希望达到1,500名。他并透露,当学生人数到达1,500名时,珠海学院便可正式申请成为大学。
珠海学院校长李焯芬望师生共同努力,助珠海学院早日申请成为大学珠海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首场讲座由现任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香港敦煌之友副主席、香港博物馆专家顾问李美贤主讲。向来宾详细介绍了敦煌保护历史,也讲述了敦煌文化保护工作的艰难,带领观众深入认识敦煌的文化与艺术。
主讲嘉宾李美贤表示敦煌是佛教经典、文化、艺术上千年的展示中心李美贤表示,敦煌石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文化宝库,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汇点,更是丝绸之路上唯一结合各大文明之地,石窟内保存了美轮美奂的壁画和栩栩如生的塑像,呈现出中国古代人民的精神和生活面貌。

本次敦煌文化讲座涵盖北魏至明朝,历时千载,包括敦煌出土文物、石窟壁画、临摹绢画。介绍了多幅壁画的精粹,涉及主题内容及艺术风格跨越朝代和地域。讲座以图片的方式把敦煌文化的多样性展示出来,绘声绘色地呈现敦煌佛国世界中尊天、敬地、爱人的丰富情感。

据李美贤介绍,香港人在保护敦煌文化方面也在力所能及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上世纪80年代,邵逸夫曾向敦煌研究院捐资1,000万港元,为洞窟安装窟门和玻璃屏风,减缓风沙对文物的影响;饶宗颐捐资602万港元建设的“饶宗颐楼”2016年在敦煌研究院落成,用于开展文物数字化科研工作。
李美贤展示在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李美贤说,香港敦煌之友基金会十余年来累计为敦煌文物保护工作捐资2,500万元人民币,涉及保护维修洞窟,数字化采集洞窟信息,资助敦煌研究院人员前往国外考察,以及资助香港青年学生来敦煌考察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文化根植于心灵深处,使人更有爱国心,以中国人为荣”。

珠海学院校董会主席林广兆、副主席李祖泽,珠海学院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厦门国贸教育副总经理张珍、香港商业教育界嘉宾以及香港珠海学院教职员工、校友学生等出席活动。

珠海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旨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有助于师生了解民族历史、建立民族认同、积累民族自尊、培养文化自豪、滋生爱国爱港之情。系列活动主题涵盖:“琴”、“棋”、“书”、“画”、“诗”、“袍”、“剑”、“茶”。主讲嘉宾包括大紫荆勋章获得者杨孙西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席施子清先生等知名在港人士,收官讲座将由珠海学院候任校长陈致教授主讲。

据悉,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暨珠海创校75周年,由珠海学院主办,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协办,立桥人寿保险赞助的“五千年文化遇见2022年中文征文比赛”亦已正式开始,比赛以弘扬中国文学艺术为宗旨,冀加强香港青少年历史及文化教育,学习“仁义礼智信”当代德育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