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 冯琳)北京报道:消费品工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是筑牢实体经济根基的基本盘。9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 提品质 创品牌”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情况。
工信部新闻发布会现场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重要民生产业,涉及吃、穿、住、行、玩、乐、教等多个领域,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涉及20个大类68个中类,与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紫荆杂志记者在发布上提问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轻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在满足消费、稳定出口、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晓峰回应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规划政策引领。“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相继出台轻工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家电、文教体育用品、老年用品等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推动要素资源科学配置。面向“十四五”时期,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构建现代轻工业产业体系。
二是深入实施“三品”战略。组织开展《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编制推广活动,发布八批共431项升级和创新产品。持续完善标准体系,轻工业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有6000余项,重点产品国际采标率已达95%。发布轻工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推进品牌培育工作。
三是大力推动优化升级。推动创建1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十三五”期间74家轻工企业入选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发布实施农用薄膜、日用玻璃、铅蓄电池等行业规范条件,推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一级巡视员张晓峰张晓峰表示,我国轻工大国的地位不断巩固,2021年轻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16.9%,出口突破9000亿美元;规模以上企业由2012年的9.6万家增加到11.6万家,营业收入由17.6万亿元增加到22.4万亿元,利润总额由1.1万亿元增加到1.4万亿元;形成290个轻工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分布在24个省份,占轻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40%,成为区域经济支柱。
他还指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全面落实轻工业产业政策,围绕科技创新、高质量供给、产业链现代化、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生态协调发展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强部际协调和央地联动,加快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