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世界上首个在月球背面着陆的月球车探测器——玉兔二号发回了“工作报告”。设计寿命只有3个月的玉兔二号,已在月球背面超期服役3年多,在月背留下长达近1,300米的“足迹”。玉兔二号在月背发现了可爱的“石兔”,还通过搭载的众多先进探测设备,让科学家们加深对神秘月背的了解。

在月工作时间最长月球车
2019年1月,中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月背着陆,并释放了玉兔二号月球车。如今,万里之外的玉兔二号仍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撞击坑工作。今年9月10日中秋节,是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的第1,346天,它已成为目前在月球工作时间最长的月球车。
玉兔二号已在月球背面行走近1,300米。在它发回地球的月背照片中,曾有一张看似神秘的物体,被网友们认为是神秘的“外星小屋”。随后,玉兔二号也抵近观察,这其实是一块形状有趣的石头,在近处看甚至更像一只“石兔”。玉兔二号还在月球背面发现了许多撞击坑和散落的月岩,数量多于月球正面。

首次识别出碳质球粒陨石残留物
玉兔二号搭载的众多探测设备,如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以及中性原子探测仪等,可以对月球上的地形地貌、矿物成分以及月表浅层结构等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对玉兔二号探测的一个新鲜撞击坑进行了研究,通过玉兔二号拍摄到的超高空间分辨率影像和收集到的光谱数据,第一次在月表面识别出了大约一百万岁的碳质球粒陨石撞击体的残留物,这对人类研究“月外来水”可以提供很大帮助。
此外,玉兔二号携带的中性原子探测仪、红外成像光谱仪等设备也获取到大量数据,对太阳风、月球南极—艾肯盆地成分异常区的成因等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