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第七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在香港工商界引起共鸣。昨日,「工商界增强香港发展动能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座谈会」举行,与会人士普遍认为,韩正提出的「四点希望」指出了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路径,令工商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信心倍增。
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致辞时指出,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既是国家与世界各地营商的桥梁,也是联系各方的关键门户,香港可以发挥连通海外的通道定位,把握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动能,在「一带一路」机遇下大展所长。
香港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指出,相信大家会主动把握香港发展方向,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建设国际创科中心,不断增强香港经济的竞争力;会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紧密对接「十四五」规划,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融合发展中培育新的增长动力;会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共商共建中实现共赢发展。
项目合作的空间十分广阔
韩正的「四点希望」谈到:「希望香港继续主动作为,推动与共建国家开展更多务实合作」「希望香港深化与内地合作,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其中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合作,具有十分广阔的合作空间。
经济合作是「一带一路」基础最坚实的领域。依托项目驱动合作,是各国工商界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经济合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香港工商专业界汇聚世界各地商业英才,素来具有敏锐的市场判断力和行动力。「一带一路」沿线覆盖的范围广阔,各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香港与共建国家合作、与内地合作都有巨大空间。
首先,从香港自身的独特优势看,可以为项目建设提供以下服务:第一,利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优势,为项目建设提供融资、货物运输的服务,以提升项目的建设速度和质量。第二,利用香港法律服务的优势,为项目建设提供国际仲裁服务,为项目建设规避风险。第三,利用香港作为国际大都会的优势,发挥好「人才集散地」的作用,帮助引进项目所需的各类人才。
其次,从「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看,香港与内地深化合作,可以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目前,「一带一路」由单一项目合作向一揽子项目合作延伸、由企业分散布局向园区集聚布局转变、由单一国家合作向跨国走廊建设迈进。而香港会计服务等专业领域的优势也非常明显,在项目建设中,香港企业和内地企业可以推出「打包服务」,大大提升项目建设的效率和综合效益。
综合服务平台潜力巨大
韩正的「四点希望」谈到:「希望香港做强专业服务,打造『一带一路』综合服务平台」。此语指出了香港最大的优势和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绝不是为了转移落后产能,或倾销过剩产品,而是要聚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所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来做事。既要补上沿线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也要提升当地产业发展水平,因此,既要加强传统经贸合作,也要拓展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合作;既要重视贸易与投资联动,也要注重产业与金融结合;既要参与国际产能和第三方市场合作,也要嵌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因此,「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要一个「综合服务平台」,香港有能力打造这个平台。
香港地理位置上处于亚洲中心,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海运服务十分便利;香港被喻为「自由港」,货物、资本和信息流通自由;香港长期实行低税制,营商环境世界一流;香港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开放、包容、多元的人文环境,也为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了理想的聚居地。
「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金融服务。香港是仅次于纽约、伦敦的国际第三大金融中心。2021年,港股市值逾5.4万亿美元,相当于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逾14倍,银行业总资产逾3.3万亿美元,相当于GDP逾9倍,资产管理规模逾4.5万亿美元,相当于GDP逾12倍,当中三分之二来自香港以外地区。这足以说明,香港能为「一带一路」基建项目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香港工商界人士充满信心。
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责无旁贷
韩正的「四点希望」谈到:「希望香港加强人文交流,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民心相通」。这点出了香港又一重要优势,也指出了香港工商界应承担的责任。
「一带一路」建设启动至今,取得的成就不小,但也遭遇到一定阻力。美西方出于对中国崛起的猜忌和恐惧,把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和现实威胁,不断抹黑「一带一路」建设。
从「一带一路」视角看香港,香港有三个优势:一是国家与世界各地营商的桥梁;二是联系「一带一路」各方的关键门户;三是内地连通海外的重要通道。这就决定了香港在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香港工商界与全球各地联系紧密、人脉广泛,完全有能力当好「一带一路」的解说员。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在对海外殖民地掠夺的过程中完成了原始积累,这个亲身经历限制了他们的想像空间。香港工商界可以发挥民间外交的作用,用大量生动事例告诉西方民众,中国文化当中没有侵略的基因,「一带一路」建设是开放、包容的体系,不具有排他性;引导各国工商界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等方面的规则完善、标准对接和惯例实施,使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惠及各方的好事,「香港贡献」不可或缺,香港工商界是「一带一路」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也理应成为主力军。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