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rista Luo
江户川乱步无须多做介绍,「日本推理小说之父」的名头早已如雷贯耳,响彻云霄。
江户川柯南的姓正是来自于江户川乱步《心理测试》发表于1925年2月的《新青年》杂志。与前一月在同杂志上发表的《D坡杀人事件》是乱步早期本格派的代表之作。
乱步笔下名满天下的私家侦探明智小五郎继《D坡杀人事件》后,在《心理测试》中再度登场。但「本故事离《D坡杀人事件》已过了数年,他已然并非以前的一介书生了」。明智小五郎是乱步信手偶成的业余侦探。其形象乃是个二十五岁左右,无固定职业的「高等游民」。虽穷困潦倒,不修边幅,但酷爱侦探小说,思维敏捷、机智过人。乱步原本并未打算让这个形象在小说中多次登场,形成系列,《D坡杀人事件》大获成功后,决定在《心理测试》中再度起用。但这时的明智小五郎已经「面对各类疑难案件,屡屡发挥其卓越才智,令办案专家,乃至社会上下,均对其刮目相看,叹服不已」。由此,明智小五郎成为乱步作品中固定的侦探形象,接连在之后的小说《黑手帮》《幽灵》《阁楼散步者》中出现,去过上海(《一寸法师》),到过印度(《蜘蛛男》)。之后也一直活在江户川乱步的推理作品之中,无案不破,所向披靡。与横沟正史笔下的金田一耕助一起,成为当时推理小说迷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两大侦探形象。
日剧《金田一耕助VS明智小五郎》海报《心理测试》中,乱步使用了先揭露真凶,后侦破罪案的叙事手法。前半部首先公开了案犯蕗屋清一郎谋杀老妇的罪行,后半部再由对心理学颇有研究、擅长通过心理测试(类似于测谎)揭露犯罪事实的笠森法官对嫌犯实施测试,然而工于心计的蕗屋善布迷局,使得老谋深算的笠森也一度深陷其中,不得其解。最后,明智小五郎翩然登场,毕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番唇枪舌剑的犀利交锋之后,真凶颓然落网,束手就擒。
正如小说题名所示,乱步在这篇小说中运用了心理学知识,比如被称之为「应用心理学之父」、出生于德国的著名心理学家雨果.明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的「联想测试」理论。同时,乱步也借明智小五郎之口,提到了西班牙法学家、犯罪学研究者德.奇罗斯对明斯特伯格所创心理测试的批判。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凸显这篇小说的专业性,是不折不扣的本格派推理作品。
乱步在回顾自己作家生涯的著作《侦探小说四十年》中回忆《心理测试》的创作时,谈到曾为设计故事情节大伤脑筋。烦恼之际,重新阅读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罪与罚》,无意间被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谋杀老妇的情节所启发,才得以顺利地完成了整篇小说的创作。
乱步自述在创作上曾深受两位作家的影响,一位是谷崎润一郎,另一位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乱步二十出头,还在造船厂工作时,曾阅读新潮社出版的翻译丛书,其中《罪与罚》与《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一口气读完。并受到了比谷崎润一郎作品更大的冲击」(《谷崎润一郎与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描绘的人物内心深处充满哲学内涵的心理活动令乱步为之动容。之后乱步也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虽然也为歌德、司汤达或是布尔热、纪德所倾倒,但从中所获得的感动均未超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除了早期本格派代表作品的光环,《心理测试》还可说是江户川乱步作为推理小说作家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乱步整个作家生涯中颇具特殊的纪念意义。

《新青年》主编森下雨村曾将乱步的处女作《二钱铜币》交由侦探小说家小酒井不木评定。小酒井对这篇作品大为赞赏,并极力向森下推荐了这位文坛新人。由此乱步才得以在推理小说界崭露头角。对这位引领自己走上文坛的前辈伯乐,乱步始终心怀感激,尊其为师,并视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侦探小说四十年》中,乱步回忆道,创作完《心理测试》后,曾将原稿交由小酒井不木评阅,并向其征询自己是否具备从事专业写作的能力。在得到小酒井的肯定后,乱步遂决定走上职业作家的道路。
当时,更换职业必须得到父亲的首肯。某夜,乱步在父母面前朗读了《心理测试》。父亲听后颇为赞许。乱步趁机将《新青年》上登载的评论家对推理小说的赞美文章逐篇解说一番后,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职业作家的意愿。乱步父亲从事过多种职业,生活经验丰富,性格豁达开朗,不是个保守之人,听后当即表示了应允。父亲的支持,更加坚定了乱步从事职业写作的信心。
由此,「日本推理小说之父」正式诞生,并引领众多小说家开创了战前推理小说的辉煌时代。

《日本短篇推理小说选(日汉对照有声版)》
作者:江户川乱步、甲贺三郎、谷崎润一郎、浜尾四郎
译者:钱晓波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22年5月
(点击书封,了解详情)
本文节选自《日本短篇推理小说选(日汉对照有声版)》,获香港中和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