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杂志(记者肖扬)8月3日上午,云南省委在海埂会堂召开 “云南这十年”丽江专场新闻发布会,丽江市委书记浦虹在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江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丽江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十年来,丽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就,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新跨越,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成效卓著,“舍不得”的丽江让世界爱上丽江。
中共丽江市委书记浦虹浦虹表示,10年来,丽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27.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70.5亿元,总量实现翻番,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十三五”以来,丽江经济总量连续突破300亿、400亿和500亿大关。全市17.9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5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玉龙、永胜、宁蒗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傈僳族、普米族两个直过民族整族脱贫。
中共丽江市委书记浦虹率团出席新闻发布会后留影这10年,丽江守住了“抬头蓝天白云雪山、低头绿水青山田园”的生态底色,浦虹说,丽江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6年保持100%,位列全国、全省前列,泸沽湖保持Ⅰ类水质、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程海、拉市海、金沙江干流丽江段水质逐步向好,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2.14%,森林蓄积量达1.26亿立方米;我们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丽江元素亮相《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华坪县被国际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目前,华坪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7个百分点,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正在积极打造花园城市、美丽县城、美丽乡村,持续不断提升丽江颜值。
丽江雪山蓝月亮谷浦虹表示,10年来,丽江首创的“30天无理由退货”机制和旅游“红黑榜”制度在全省推广,旅游品牌形象全面修复。东巴谷、物与岚等一批半山酒店建成运营,泸沽湖、老君山黎明景区、拉市海等一批世界级精品旅游产品正加速创建,“文化院落”“城市书房”“沉浸式旅游+剧本游戏”等全新业态层出不穷。“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智慧旅游”成为全省标杆,古城区、玉龙县成功创建云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全市游客接待量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游客人均消费位列全省第一。
丽江古城浦虹告诉记者,这10年,丽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增加到421公里,实现了“县县高速、乡乡油路、村村硬化、组组通达”;大丽铁路完成提速改造、步入“动车时代”;丽江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宁蒗泸沽湖机场通航能力持续提升,一条条航线通到了香港、台北,通到了新加坡、曼谷和吉隆坡,通航城市高达90个,有力助推了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浦虹最后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丽江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争一流、促跨越”来谋发展、抓工作,全力将丽江建设成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力争“十四五”末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到1000亿元以上、旅游总收入2000亿元以上,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丽江市委常委、丽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肖健在提问环节表示:自疫情发生以来,丽江市委、市政府统筹抓好疫情精准防控和旅游业复苏发展,今年进入暑期以后,旅游业开始呈现出强劲复苏态势,7月份,全市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2亿元。下一步,丽江立足三项世界遗产,做好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民族文化的世界表达,全面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全面提升丽江文化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坚持从“管理端”和“游客端”入手,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打造智慧旅游项目,健全智慧旅游设施,完善智慧旅游平台,不断提升旅游管理数字化和旅游服务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旅游”全省标杆、全国样板。
丽江黑龙潭中共丽江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 冯玉祥指出,十年来,丽江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共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2户,今年新增农业企业1087户,农业龙头企业37户,成功引入东方希望、佳沃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持续打造“丽系”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了中国驰名商标3个、云南名牌农产品23个,全市“绿色食品牌”基地面积达到657万亩,实现农业综合产值270亿元
中共丽江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崔家周表示,丽江全市470个村(社区)坚持抓党建促现代产业发展,推动丽江高山花卉、道地中药材、有机芒果、马铃薯种薯、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华坪县荣将镇龙头村,构建以“支部带领、党员带头、专家带队、产业带富”模式,建成果子山万亩有机晚熟芒果示范基地,创下“最大规模芒果种植园”吉尼斯世界纪录。
中共丽江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和丽军表示,十年来,丽江打造了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滇西北革命根据地暨边纵七支队纪念馆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出了8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同时,持续加大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力度,大力提升丽江古城文化内涵,建设了27个文化院落,持续用文化浓度稀释商业密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了《木府风云》《月亮花》等一批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精品;我们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了纳西古乐、印象丽江、丽水金沙等一批演艺节目,建设了红谷坡地、益田文创等一批文化创意园区,推出了东巴纸、珐琅银器、滇绣等一批拳头文创产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
近年来,丽江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提升“文化丽江”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提出重点打造“红色丽江、多彩丽江、乡愁丽江、艺术丽江、创意丽江”五个IP,著力建设“红色文化弘扬示范基地、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基地、文学艺术创作示范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五个基地助推丽江旅游新发展。
中共丽江市委副书记、丽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苏永忠指出,丽江这10年,丽江综合交通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区域枢纽”的大跨越,丽江和全省其他州(市)也一同进入了高速时代、动车时代、空港时代,目前,全力推进丽江在建的4E机场改扩建项目建设,力争2023年底建设完成,将满足世界所有机型降落丽江,国内外通航城市达120个以上,其中国外通航城市达20个以上,旅客吞吐量超过1100万人以上,实现72小时过境免签,成为名副其实的次区域枢纽机场。到2024年底,丽江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100公里,实现丽江城市快速智能绿色出行,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旅游观光质效,助推丽江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