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岳衡
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一个月来,行政长官李家超多次提到会利用好不同平台、放胆讲好香港故事,公务员学院也举办了“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讲座,足见特区政府重视香港在海内外的宣传推广工作。
虽然往届特区政府也曾拍摄香港宣传片、聘请公关公司向海外市场推广香港形象,但成效具体如何仍令人存疑。笔者认为,特区政府要真正讲好“香港故事”,必须跳出过往的思维藩篱,大刀阔斧地制定系统化、贴合现代传播媒介和传播规律的宣传策略,善用香港的文化产业和资源,向海内外展现活力、开放、多元的香港形象。笔者具体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跨部门协作优化宣传公关策略
一是建议特区政府成立跨部门宣传推广工作专责小组,统一制定香港形象宣传策略、组织危机公关和进行传播形式研究。具体来讲,专责小组需统筹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香港贸易发展局、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政制及内地事务局、特区政府新闻处等多部门共同商定香港在海内外宣传推广的重点领域及策略方向,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共享资源,协作开展具体的海内外公关宣传项目;面对一些西方国家的舆论攻击,负责就抹黑香港的偏颇言论、不实报道提前制定规避及应对预案,当出现有关言论后及时组织澄清;牵头研究数字时代下海内外最前沿、最适用于香港的宣传形式,确保特区政府的宣传手段和传播内容与时俱进且贴合受众。
此外,特区政府要更加有效地发挥香港覆盖118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办事处的作用,制定宣传香港的KPI指标,并充分利用海内外大型展览、会议、交流活动等平台,如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博鳌亚洲论坛等,派出香港代表团,由代表团成员、特区政府官员作为“香港推广大使”,亲身向国际社会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香港。
以文化艺术为媒 讲好“香港故事”
二是特区政府要加大力度培育艺术人才,通过提供资金、平台支持等形式鼓励本地题材的文艺创作,扶持本地文化产业发展。
几年前由全亚裔阵容出演的荷里活影片“Crazy Rich Asians”将故事背景和拍摄地设置在了新加坡,电影场景涵盖几乎当地所有知名地标。影片全球热映后,有人将其形容为一部新加坡的免费宣传片,为新加坡带来了巨大的宣传效益。这不仅体现了文化艺术的传播效果不容小觑,也为香港外宣工作带来新思路,表明香港需要更多优秀艺术工作者和本地题材的文艺作品。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可利用金融手段撬动加强对艺术人才培养、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的杠杆,如特区政府加码设立影视、设计、美术、音乐等领域人才培育专项基金,支持本地题材的艺术创意落地,并为优秀艺术学生提供奖学金;成立特区政府引导基金,牵头发起更多支持本地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基金,助力引领形成文化领域的创新创业潮流等。
提升特区政府文宣能力及服务意识
三是特区政府团队也需整体提升文宣能力,为访港及来港定居人士提供更人性化的信息服务,从入境抵港、公共设施使用、证件办理等具体环节著手,为抵港人士提供便利,从细节处展现香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热情、开放和包容,塑造抵港人士对香港正面的第一印象,让他们也加入“香港推广大使”的行列。
以入境检疫措施为例,有抵港人士反映,特区政府发出的检疫通知用词令人感到严厉、有距离感,且检疫资讯信息分散,不易查找。目前特区政府正拟放宽海外抵港检疫措施,相信未来短期内会有更多的海外人士到港。特区政府向抵港人士发送通知的用语能否更亲切温和?能否在通知讯息中直接附上详细的检疫安排和注意事项等链接,以便抵港人士了解查询?这些都亟需职责部门具体落实完善。
同时,特区政府也应加强对公务员团队文宣能力的培训,通过公务员学院提供更多实用的公关宣传进修课程和机会,提升公务员团队的整体公关能力、宣传意识。
全方位、系统化的海内外传播策略对于城市的形象塑造、吸引力提升至关重要。新一届特区政府已展开任内第一份施政报告的公众咨询,并将于10月发布内容,希望届时能够在施政报告中看到特区政府对“讲好香港故事”有更为具体、具建设性的措施呈现。
(作者系立法会议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