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反复,但在严格抗疫之际,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也必须因应新形势发展经济。据一份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市民支持「安心出行」加设「红黄码」制度,也支持缩短入境隔离期,期待社会经济重现活力。特区政府必须未雨绸缪,滴水不漏做好把关工作,同时吸取「第五波」惨痛教训,提升「一老一幼」的疫苗接种率,香港社会才能有所保障。
回归25年来,香港在「一国两制」优势下,除了是国际金融贸易、物流枢纽、创科中心等,亦是内地与西方的桥梁。但自从全球爆发疫情,环球经济活动一度停摆,过去两年多来,香港为了保障港人健康,也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安排。
随著疫情回稳,加上目前新冠疫情的输入个案,只占整体个案数个百分点,社会各界普遍欢迎特区政府缩短检疫日期,并为「安心出行」加设红黄码,以帮助香港重拾竞争力。但在放宽管制措施期间,特区政府必须严格把关,确保海外入境人士、密切接触者等高风险人士不会成为社区大爆发,甚至引入变种病毒的源头。
总结第五波教训,倘疫情来袭,长者首当其冲,医疗系统定必超负荷。因此,当特区政府有意调整入境抗疫政策,并为恢复通关创造条件时,当局必须进一步扩大疫苗覆盖率,毕竟目前尚有12万名80岁以上的长者一针未打,而近日也出现染疫婴儿不治或入住深切治疗部的个案,反映增强「一老一幼」接种率的工作刻不容缓。
事实上,本港经济要复苏,通关必不可少,否则本港将流失生意机会或经济增长机遇。我们期盼特区政府在完善「精准抗疫」策略后,能持续与内地部门沟通协调,争取稳妥的通关方案。但要做到抗疫和发展经济两不误,除了特区政府牵头推动外,还要靠社会各界同心努力,为社区织起疫苗防护网,才能水到渠成。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民建联副主席,新社联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