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实践和理论探索,逐步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最新成果,是人民军队的强军胜战之道,为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提供了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文|北京 王新俊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形成和来源
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国防军事篇应运而生,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发展新境界。其理论形成和来源主要有如下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军事原则在新时代与中国具体实践再结合开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时代之花。自1927年南昌起义至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际和实践相结合,独创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与这些卓越理论成果一脉相承,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坚持我们党建军治军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坚持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认真总结了近百年军队革命与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同时结合新时代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著眼解决新问题,实现新跨越,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关于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体系,实现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在新时期的与时俱进和更新升级。
二是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适应新要求、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履行新使命实践过程的思想产物。一切伟大的理论思想都来源于时代的呼唤和实践的需要。2012年12月8日,习近平担任军委主席后第一次离京到原广州军区视察时指出,强国梦,对于军队来讲,也是强军梦。这一论断具有重大理论奠基意义。以此为思想起点,习主席从著眼革除问题积弊、解决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问题。他提出“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这支军队能不能始终坚持住党的绝对领导,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这“三个能不能”,明确了军队的主责主业是备战打仗。从著眼设计和塑造军队未来,到发出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号召;从把依法治军纳入依法治国总体布局,到鲜明提出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还提出把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等等。紧密结合新时代新特点,紧抓具体实践中的新问题新要求,积极求新求变,不断取得重大战略理论问题突破创新。
三是对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精准把握和驾驭。长期以来,习主席对以美、俄为代表的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发起的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以及当代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紧密跟踪,深入研究现代战争的本质规律,思考我军发展的道路和路径。充分借鉴吸收了世界军事强国开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的经验教训,将其运用到对我军建设发展的战略指导、深化军队改革等军事实践活动中,总结提炼出关于把我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一系列核心思想。因此,习近平强军思想是在充分吸纳当今世界先进军事理论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始终站在军事世界发展的巅峰,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思考筹划著中国军队和国防现代化的未来。
四是习主席对数百年世界和中国历史规律的总结和深刻认识。自人类进入近代史以来,中华民族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不但在创造中国历史,也在创造世界历史。对于我国的长治久安,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容不得半点闪失和轻率。习主席认真研究总结了人类自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强国兴衰更替的历史规律,指出强国必须强军。在过去500年中发生了16次世界霸权更替,只有4次免于战争,但每次都伴随著激烈的军事竞争。竞争失利方往往标志著国家走向衰落的开始。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企图通过洋务运动实现强军和救亡的目的,结果却是清军未强之时就遭列强三番五次扼杀。正是基于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党中央和习主席在十八大后就做出战略抉择,把建设强大军队和国防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地位,齐头并进。

理解把握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内涵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一个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结构科学、形式完备的理论体系。它系统而深刻地回答了在中国由大向强、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中,“人民军队听谁指挥、怎样铸牢军魂”“为什么强军、怎样强军”“打什么仗、怎样打胜仗”这样一些基本和重大问题,它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建军治军的指导思想、原则方针,成为引领人民军队实现强军目标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十个明确”:
一是强军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
习主席强调指出,我们著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明确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二是强军路径:“三步走”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即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新型作战力量不断壮大,后勤建设加快转型,主战武器装备加速更新换代,人才培养、国防动员、军事理论研究等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到本世纪中叶,在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实现之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三是强军之魂:加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明确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我军是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从南昌起义开始,三湾改编奠基、古田会议定型,确立了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我军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四是强军之要:能打仗,打胜仗。
为全军确立战斗力金标准。习主席多次明确指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关键,在备战打仗上有一个大的加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创新发展军事战略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

五是强军之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我军是一支人民的军队。保卫人民、服务人民,为人民谋利益是我军的根本宗旨。人民的拥护支持是我军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保持优良作风是我军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必须加强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惩恶,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六是强军布局: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
明确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其中政治建军就是我们的立军之本,改革强军是我们的必由之路,科技兴军是我们的核心驱动,依法治军是重要保障。在发展理念上,强调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
七是强军关键: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习主席明确指出,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而且,习主席高瞻远瞩,著眼设计和塑造我军未来,大刀阔斧全面深化改革。亲自领导指挥体制改革、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军事政策制度改革“三大战役”,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打造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军事力量体系,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政策制度体系基本框架。
八是强军动力:大力推动军队建设创新发展。
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统筹推进军事理论、技术、组织、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我军以往取得的辉煌胜利无不是广大官兵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成果。
九是强军保障:依法治军。
明确现代化军队必须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十是强军路径:军民融合。
明确军民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习主席指出,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促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这些内容有机地统一于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把习近平强军思想
化为推进建设一流军队强大动力
近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下,人民军队全面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实现了由内而外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人民军队在新时代的国际舞台再次展露出威武雄壮之本色。国防和军队已经实现与国家经济科技发展同步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阔步奋进。
一是更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汇聚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直挂云帆济沧海,雄师扬帆新征程。新的时代已开启,国防和军队建设已吹响强军的号角,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周围,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军梦锻造精兵劲旅、汇聚磅礴力量。军民团结如磐石,试看天下谁能敌。人类近代史,特别是冷战结束三十多年的国际现实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丝毫没有改变国际社会强权政治的现实。能够为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保驾护航的最可靠手段还是依靠强大的军队。
二是“办好自己的事”就是坚决按中央的规划推动国防军队现代化稳步发展。
当前,我国安全环境面临进一步复杂化的趋势。美国纠集其同盟和伙伴国推行所谓印太战略,对华开展极限施压和战略竞争,企图以此阻断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党中央和习主席多次指出,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建设好人民军队就是这其中之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强军规划,全面推进军队“四个现代化”建设,即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也就是要以先进军事理论引领军事实践,以先进组织形态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以高素质人才方阵托举强军事业,以先进武器装备体系为提升战斗力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力争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取得让世人可见可感的实实在在的进步和成就。
三是聚焦提高部队战斗力,突出军队建设的重点难点,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是不是实现了强军目标,关键看我军是否进入世界一流军队行列,衡量一个军队是否是世界一流军队,最终要看战斗力水平。尽管我军在全面建设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和战斗力与十年前相比,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还是应该充分认清,我军依然存在“两个差距很大”和“两个能力不足”的严峻现实,以及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就要坚持问题导向,扭住多年积累的重点难点问题,拿出当年攻打“娄山关”“腊子口”的战斗精神,在攻坚克难上取得实效,在改革创新上取得突破。只有攻克了强军道路上的一个个艰难险阻,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才有望水到渠成。
(作者系著名军事专家,本文发表于《紫荆》杂志2022年8月号)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