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尉玮
鼓乐大师阎学敏汇通中西,既擅长中乐,又对西方敲击乐娴熟于心,从当时的中国中央乐团(现中国交响乐团)到香港中乐团,敲击生涯已达60余年;其间作育英才,为内地与香港的敲击乐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正值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阎学敏向记者讲述他与香港和鼓乐之间的不了缘。
中学的一个暑假,成为阎学敏的人生转捩点。
那天,他和同学打完球相约去游泳,在巴士站碰上校长,得知有中央乐团的人来学校讲解招生,他和同学就去听讲。原来,乐团正招收学员班,挑选好苗子,培养成为乐团未来需要的艺术专才。后来的招生考试,全国仅报名就有3,000余人,到了参加面试时剩下1,000人,最后却只录取了32人。阎学敏过关斩将,以14岁的年龄成功获录取进入中央乐团附属音乐学校,专修西洋敲击乐5年后,成为仅7名被正式录取的乐师之一,正式加入中央乐团,担任敲击乐手达22年之久。
1982年,阎学敏移居香港,1984年加入香港中乐团,从此开始艺术事业的新篇章。现时他退下演出前线,担任香港中乐团乐队学院常务副院长,管理乐团事务之余亦继续为鼓乐培养人才,在中乐界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难忘香港历史瞬间
说起与香港的缘分,在阎学敏的讲述中,个人情感重叠着时代印象,有很多难忘却又令人忍俊不禁的瞬间。
1978年,阎学敏第一次来香港。当时文革结束,内地组建了150人的中国艺术团前往美国演出,进行文化交流,阎学敏被选中前往。「去了一个多月,大概去了5个城市,离开美国就到香港演出,然后去澳门,再回北京。」
在香港,演出安排在新光戏院,中间却很突然地加插了一场在香港大会堂的演出。「那是一个很短的演出,大概1个钟头。那个时候还从没有内地的团到香港大会堂演出,港英管治时期是不给的,内地剧团来全部是在新光戏院,不给去大会堂的。我们是首个,也很意外。而且演出时间也不是正常时间,安排在下午4、5点钟的时候,没有海报,也没有售票,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在下面看。」整个过程郑重又神秘,现在想来却也是某种里程碑式的事件。
问阎学敏当时之行对香港的印象,「没有太多印象,」他大笑道,原来当时一行,如同现在的「闭环管理」,出了机场,就被巴士送往摩星岭山上的住所,团员不能私自外出,亲戚朋友来访也要提前申请。演出时则直接坐大巴到新光戏院,完了之后回住处,没有什么和外界接触的机会。「我倒是出过去一次,是因为要帮中央乐团买乐器。」于是短暂走过湾仔街头时所看到的往来人潮,便是阎学敏眼中的香港了,若要说还有什么奇怪的印象,那可能是闹市中的殡仪馆。「因为出了新光戏院巴士走渣华道转弯就看到香港殡仪馆,觉得好奇怪啊,这么热闹的地方怎么有殡仪馆?」他笑着回忆。
1982年移居香港,练粤语,找工作,1984年加入香港中乐团发展艺术事业,阎学敏开始真正感受到这城市的烟火气。之后的40年,他融入这城市光影中,也见证了数个历史性时刻。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自然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个。
1997年6月30日晚,在添马舰举行的象征英国对香港管治结束的「日落仪式」中,香港中乐团正是其中一个表演团体。阎学敏笑言「大场面见得多了」,当时并不觉紧张,印象深刻的反而是天气的突变。当时他的鼓刚好立在遮棚的边边,谁知天降大雨,雨点不停落在鼓面上击打出声音,「这么隆重的仪式,真是……」他苦笑,而他早前去欧洲演出时在西班牙买的一对新皮鞋,当晚也泡湿在水中宣告报废。演出结束后回家,他记得从家里骑楼望出去正是海旁,可以看到彭定康所搭乘的船缓缓开过。一个时代就此落幕。
香港中乐风格 惊艳内地
香港中乐团被誉为「香港文化大使」,阎学敏又如何看待香港中乐团与内地民乐团间的不同?他回忆第一天到香港中乐团找工作,就感觉到其不同的风格气质,「从声音、音准到感觉,都非常大不同。感觉是,咦,这么好听,声音这么和谐,这是第一印象。」其后他加入中乐团,对当时艺术总监吴大江的艺术风格留下深刻印象。「他要求很严格,却不保守。」他说,「我们有内地传统的曲目,也有香港本地的作品。很多香港作曲家是搞西乐出身,写的东西介乎中西之间,那种融会的感觉,让我耳目一新。」
事实上,香港中乐团稍后第一次到内地演出,就让业界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1987年,乐团到北京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吸引了许多业界专业人士前来观赏,香港中乐团现任艺术总监阎惠昌当时也在观众席上。阎学敏忆及,当时的演出,的确让内地业界大开眼界,「觉得中乐还能这么做!」甚至有评论说,香港中乐团与内地民乐团之间大概有二十年的差距。「现在,内地进步飞快,差距当然慢慢缩小。我们如何可以继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领先的地位,是需要不断的努力。」
在阎学敏看来,香港这块福地所带来的观念的开放性和制度的现代性,让香港中乐团有着独树一帜的气质。而回归后,特别是2001年乐团公司化后,其对中乐的探索更趋灵活与专业。
「以前,香港中乐团有个好处,我们可以委约作品,请不同的作曲家为我们写曲子,然后付给作曲家版权费。这在那时的内地很少有,一来没有这样的制度,他们大多是旧曲重新演绎;二来当时内地对版权的意识也没有那么清晰。我们有好的委约制度,也有预算,也愿意将钱用在刀刃上,这才积累了这么多好的作品,有些经常被我们带到全世界演出,成为了我们的保留曲目。」除此之外,乐团面向全球广纳人才,又多年持续对乐器进行改良,在中乐的专业化上持续钻研。
「乐团的产品是声音,这就是我们要钻研的。有作品,有人才,还要有『 架罉』才行,然后再要加上管理。」阎学敏说,今年香港中乐团迈入第45年,这一路走来并非风平浪静,更觉得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港英管治时期,香港中乐团隶属市政局,在政府架构中限制多多。「直到2001年公司化后,虽然政府在财政方面有资助,但我们自己独立管理,没有以前那么绑手绑脚,可以更加按照音乐发展的角度,用专业的方式去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