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荆杂志(记者 彭彦)一条红色的莲花湖绿道蜿蜒在莲花山上,莲珠桥、莲安亭、揽月桥、莲华轩、莲湖阁、莲韵轩、碧桃山径、桃花亭、飞鹭台、悦山台、听风廊,每一处景点迎风独立,又相互依存,有没有觉得来到了莲的故乡,莲的呼之欲出,莲的妖娆多姿,像此刻,在这座东莞的产业重镇长安,被完整带出四时田园杂兴的风范,又或北宋词人周邦彦的《苏幕遮》一样。
长安的“绿道之城”梦想
长安北部十一个主要景点串联起的莲花山五大景区,一条生态长廊正在讲述莲花山的田园文章。
在词人的《苏幕遮》,他像是在莲的追寻中构建江南,构建精神的故乡,词中的意象,“沉香、鸟雀、晴天、荷叶、荷花、长安、扁舟”,都在长安一条闭环的生态绿道中一收眼底,惊喜之余,内心又醒,像不像词人的故乡,像不像词人的江南,像不像身在异乡,我们的故乡。
“《苏幕遮》,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簷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如果,给一叶扁舟;如果,给一个江南;这就是故乡。山水林田湖草花,亭台廊阁串莲湖,长安各区块绿道的加速连通,与不断延长的绿道,正在增添更多的诗情画意,沿著莲湖绿道散步,四围环绕山水的景致,更像是一幅生生不息的绝美画卷。亭台楼阁,绿树成荫,空气中弥漫著草木的味道,令人神清气爽,站在观景台环顾山下风光,“枕山、环水、画屏”一览无余。

5月20日起,莲花半山公园开放,目前已经链接了莲花古寺,莲花山郊野公园,从莲花古寺出发,沿著阶梯而上,会有一个分岔口,往右边走可以直接通往莲花半山公园,这里莲花半山的第一个景点是悦山台,站在悦山台登高望远,长安秀丽尽收眼底、心旷神怡,颇有“一览众山小”之意,顺著地势,再步行518亩的半山公园,深深吸上一口新鲜的空气,远离城市的喧嚣。
在莲花山漫步绿道,耳畔闻著温柔的花香鸟语,思绪飞扬在一望无垠的绿,身后还有时而顽皮的微风拂过,这种生活的仪式感,终将在美丽的长安,这一条蜿蜒的绿道中遇见。
正式启用长518米的“莲珠桥”,位于栈桥处,莲珠桥寓意是莲珠桥取“拨草现珠、串珠成链”之意,莲花山和莲花湖两珠相连,同时与“碧荷园”呼应,仿若“珠联璧合、和谐美好”之意。莲花湖与对外开放的518亩莲花半山公园,它们都是长安“绿道之城”北部山水游玩生态绿道闭环形成的标志。
东莞长安镇地理位置优越,北靠莲花山、南朝狮子洋、东依茅洲河、西临磨碟河,拥有莲花湖、五点梅水库等大小8座天然或人工湖库水体,具备生态文明“山水林田湖河”的基本元素。
2020年以来,依托现状山水资源,长安镇深入实施“绿道之城”规划建设,围绕“拨草现珠,串珠成链,多链成环,环环相扣,扣扣相通,通山达海”理念,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的魅力品质之城。
长安“绿道之城”建设,它是继“治水”之后又一惠及万家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按“通山达海”“山水环城”“平安彩廊”“近水亲园”四大工程建设,形成“一环六水八廊多节点”布局,计划分近、中、远期实施建设,镇域预计建成超150公里绿道。
当前,长安“绿道之城”已串联62.3公里绿道,其中,东部共完成16.68公里绿道,北部共完成29公里绿道,通过绿道有机串联“山水林田湖海”生态要素,接通莲花山东麓滨湖景观、上角铜鼓山与厦边蛇山公园、茅洲河九大主题公园、门户节点等生态景观,实现300米见绿、500米到园、800米共享山水的目标,成为对接松山湖至滨海湾绿道的重要连接段和高品质景观段,与滨海湾“一廊三绿心”构成生态大绿环。
在建成的莲花湖绿道,环莲花山快步而行,约3小时,若慢行,莲花古寺出发,沿途风景如画,鸟语花香,若是行在莲花盛开的季节,就像是误入莲花深处,再往莲花绿道一路而行,彩色的栏杆就会映入眼眶,与红色的莲珠桥,与你轻轻道来,缓缓站立在这青山绿水之间,篆刻著莲花基因的莲花古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