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淑操
去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学工作的意见》,其中特别提出要支持港澳地区开展普通话教学,合作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故香港考评局上周四(26日)宣布由今年五月起,将定期举行与GAPSK考试委员会协办的GAPSK中小学普通话水平考试,以向本港学生提供更多认证普通话能力的选择。笔者以中国语文科及普通话科为教育专业,相信考评局此举的确将为本港普通话教育更广泛推广踏出重要一步。

今年已是国家推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 的第三年,随着近年来大湾区建设持续提速,经济总量与日俱增,为香港青年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专家意见都普遍认为,通晓普通话实属青年人把握国家发展机遇的必要条件。有见及此,教育当局实有需要在学校强调普通话的重要性,并致力加强普通话的教学水平及学习氛围。笔者期望,未来更多学生报考普通话水平考试,可让学校及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真正能够做到“以考促教”,积极考虑增加普通话课堂时数、丰富学与教的支援和资源,透过方方面面的配合,以鼓励学生们学好、说好普通话及提升其水平。事实上,香港有很多中产家庭都看到普通话的优势,纷纷把子女送到“普教中”的直资学校,这明显的家长共识,教育当局不能不察。
放眼未来,香港青年人都应该立根祖国,以融入大湾区为发展蓝本。据报道,香港特区政府早前推出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得到积极回应,毕业生的求职申请已超过20,000份,其中1,100位更已受聘入职。随着越来越多港青选择大湾区作为发展舞台,因此,学好普通话更加刻不容缓。参考去年六月国家教育部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生活状况报告》,笔者认为教育局实有需要积极重新提案确立普通话的教学语言地位和推行简体字教学。粤港澳大湾区几千万人口以用普通话和简体字为主,港青若要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一展抱负,必须要掌握好两者,以提高竞争力。香港特区政府要为青年人的未来着想,务必做好语言政策规划,立法确立普通话与简体字的地位将是重中之重。
香港回归祖国25年,普通话始终未有明确法定地位,令人遗憾。眼看今天国家发展日益兴隆,粤港澳大湾区的联系愈加频密,学好普通话实属众望所归,势不可挡。普通话广泛应用将在语言沟通、文化承传、连结社会上带来极大的团结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青年人的国民身份认同感。笔者期望香港教育当局应为推广本地普通话教学多作筹谋,让学生们可以早接触、多接触普通话,把握学习良机。
(作者系香港沪江小学副校长、香港副校长会执委、香港未来教育协会专业发展部总监,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