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co Liu
随着疫情缓和,香港艺术馆已恢复开放予公众参观,同时推出多个新展览,让观众探索艺术馆四大馆藏中更多焦点以外的故事。五个新展览分别为「行行重行行」、「想识・赏析中国山水画」、「吴冠中——速写生命」、「语外观内——从语境框架到观赏本身」和「不加思索自画像」。另一展览「广州购物志——18至19世纪外销艺术」亦将于5月20日起登场。
全新展览「行行重行行」精选多件艺术馆藏品,包括知名艺术家吴冠中、周绿云、陈福善、韩志勋、唐景森等鲜为人知的作品,从中细看他们在艺术历程上的转捩点。展览亦邀请了本地设计师蔡剑虹担任首席艺术家,与七位香港当代艺术家以不同媒介的新作品,回应当下的转变。
「行行重行行」展览现正于香港艺术馆地下及一楼的别馆举行。图示香港艺术家何佩珊的混合媒介装置《时・候之间》
「行行重行行」展出香港艺术家罗豆的录像装置作品《凝视边界》
「行行重行行」展出金代山西磁州窰系白地黄黑彩虎形枕(由李銮辉捐赠)为何古人对山水画特别著迷?「想识・赏析中国山水画」展览透过精选馆藏山水画及多件大型多媒体装置,深入探讨如何欣赏和分析中国山水画。展览的亮点在于透过多种沉浸式的互动数码体验,让传统山水画不再局限于纸上。走进展厅,观众恍如置身古代大师的山水世界,感受四季更替,探索各种用笔用墨的技法,更有机会试试成为山水大师,创作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山水作品。
「想识.赏析中国山水画」展览现正于香港艺术馆四楼举行,透过多种沉浸式的互动数码体验,让传统山水画不再局限于纸上,令观众彷如置身山水世界
观众可以即席挥毫,创作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山水作品香港艺术馆藏有多幅艺术大师吴冠中的作品,「吴冠中——速写生命」一展正以中国画坛大师吴冠中三米多长的《汉柏写生原稿》为主角,配合其他精选馆藏速写稿和以汉柏写生稿为蓝本的相关画作,让观众窥探大师的灵感缪思,如何成就往后多幅经典作品。吴冠中曾说:「我体会形式美感都来源于生活。我年年走江湖,众里寻她千百度,寻找的就是形式美感。正因我的感情是乡土培育的,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和情思,挖掘出来的形式美感的意境便往往是带泥土气息的。」透过吴冠中对大自然的著笔,观众将可进一步领悟他的美学概念。
「吴冠中——速写生命」展览现正在香港艺术馆四楼举行。图示中国画坛大师吴冠中一九七四年完成的长达三米《汉柏写生原稿》
展览以一幅古柏树的写生稿为主角,让观众窥探中国画坛大师吴冠中的灵感缪思,如何成就往后多幅经典作品为庆祝香港艺术馆成立60周年,艺术馆特意委约香港艺术家吴子昆创作一组多感官体验和以空间为本的数码艺术装置,以互动形式呈现从艺术馆四大馆藏衍生出来的另类风景。「语外观内——从语境框架到观赏本身」试图打破观众既有的赏析焦点,让他们将注意力放在艺术品之上,自由探索馆藏的不同面向。观众可透过触控屏幕与馆藏精选互动,为藏品注入动态演绎。此装置激发观众思考如何从不同的语境框架下欣赏及理解艺术。
香港艺术馆总馆长莫家咏展示吴子昆创作的一组互动数码艺术作品「不加思索自画像」展览由新媒体艺术家朱力行创作,把艺术馆藏品中的肖像比照当代的自拍,让公众透过互动装置,拆解藏品本身的视觉元素,从而建构自我形象。参观者可以从艺术馆藏品中拣选不同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图像,或用自己的面孔来组成独特的自画像。
「不加思索自画像」展览由新媒体艺术家朱力行创作,现正在香港艺术馆五楼举行,把艺术馆藏品中的肖像比照当代的自拍,让公众透过互动装置,拆解藏品本身的视觉元素,从而建构自我形象至于本周五(5月20日)开放的「广州购物志——18至19世纪外销艺术」展览,将展出选自香港艺术馆及其他本地公私收藏中不同种类的外销艺术珍品。参考19世纪旅粤洋人的游记,艺术馆于展厅构筑了一条互动的广州购物街,让观众展开一段充满历史和艺术气息的橱窗购物之旅。
艺术馆的其他展览包括「心动・山水——虚白斋藏画选粹(二)」、「#物色——馆藏文物的色彩美学」第二期展览及户外艺术展览「虚实之间」,皆换上新一批精彩展品,并加入新的互动元素。此外,深受欢迎的亲子绘本学习套《阿夫爷爷在哪里之X博士的计划》,亦推出了新一期附页故事。家长与孩子同游香港艺术馆时,可于欣赏展览后完成任务,集齐贴纸免费换领精美纪念品。按此,可进入香港艺术馆网站浏览开放时间及展品详情。
参观香港艺术馆
地点:九龙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号
开放时间:
星期一至三、五(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上午10时至下午7时)
圣诞前夕及农历新年除夕(上午10时至下午5时)
星期四(公众假期除外)、农历年初一及二休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