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线上推出“纳福呈祥——中国剪纸展”,一键观展乡土力量
文:方华
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纳福呈祥——中国剪纸展”,通过惠灵顿中国文化中心微信公众号、脸书等官方社交平台对外发布,向广大新西兰民众及海内外中国文化爱好者展现中国剪纸艺术的不凡魅力,期待观众从中领略中国剪纸艺术大师们的精湛技艺,以及独树一帜、源于乡土的东方民间艺术审美格调。
展览将剪纸风格动画短片、大师剪纸作品(部分剪纸壁纸可供互动式体验)、剪纸艺术视频集锦三大板块嵌入“一键观展”的H5小程序,以中英文双语界面呈现出来。广大网友可藉助H5小程序的便捷性,分享众多中国剪纸艺术大师匠心剪刻的80幅作品。其中,可供参与互动体验的剪纸壁纸作品有19幅,诚邀海内外网友“亲手体验”剪纸技艺。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北朝时期(公元386-581年)就已出现,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隋唐后,剪纸艺术日趋繁荣,南宋时期已出现专业民间剪纸艺人。 2006年,剪纸艺术被列入中国非遗名录;2009年,剪纸艺术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以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纹样的方式,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剪出生动活泼、造型丰富、生活气息浓郁的作品。剪纸艺术寄托了寻常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寄望,集中呈现了中国民间的审美情趣、朴素理想与聪明才智,为各国民众喜爱和珍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与传播载体。
“纳福呈祥——中国剪纸展”H5小程序请扫描二维码
大师剪纸作品由H5小程序依次呈现的80幅来自中国剪纸艺术大师的作品分为五个系列:农耕赞歌、故事传说、吉祥祈福、现代创新、剪纸壁纸。以下为其中部分展品。
“纳福呈祥——中国剪纸展”动画短片,讲述了中国剪纸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时长4分03秒。动画短片透过一个女婴出生、成长和祖孙三代传承剪纸技艺的视角,展现剪纸艺术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剪纸动画的形式讲述剪纸艺术的由来、丰富的内涵以及十二生肖剪纸创意。短片呈现了四个场景:百日宴、剪纸风格动画、节庆、剪纸展厅,生动细致地勾画了剪纸技艺传承者们的精彩作品与国内外友人对剪纸艺术的喜爱。
展览艺术顾问肖放: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炳中: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研院非遗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乔小光:中央美术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关注
Hi, This website does not supports I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