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容海恩

香港是极富魅力的中西文化荟萃国际大都市。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援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而国家支援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是对当前香港发展需求的积极回应,为香港未来发展寻找到新的定位、赋予新的优势;为香港的文化艺术、经济社会、青年人才发展都带来了新机遇。
文创产业内容丰富,包含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有助于促进本港经济增长及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香港文创产业可以包罗万象。 现时,香港有元创方、大馆、星光大道、动漫海滨乐园等创意地标,香港影视娱乐博览、香港书展、设计营商周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活动,这些都会巩固香港创意之都的地位。 而广告、建筑、设计、数码娱乐、电影、音乐、印刷出版及电视八大创意产业将会是香港迈向高增值和多元化经济体的新力军。
事实上,施政报告已提出要将香港打造成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明确新目标。要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政府应以国家“十四五”规划为依据,制订未来5年文化艺术政策措施及发展蓝图,从而充分发挥香港的优势及激发文化创作活力。
政府提出设立“文化体育与旅游局”已踏出重要的一步。“文化体育与旅游局”可从政府层面整合统筹资源,提升香港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层次。
政府于制订未来5年文化艺术政策措施及发展蓝图时,应重视香港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华文化一直是香港文化的基石,是香港文化的魅力所在。在这方面,特区政府可利用传统节日举办大型的传统文化活动展示本地文化色彩,从而增强香港文化艺术的辨识度。另一方面, 香港一直以多元文化著称,政府应制定不同政策鼓励和优化多元文化空间。 与此同时,香港应在多元文化的空间继续挖掘和凸显中华传统文化,令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互相辉映。
此外,政府于制订未来5年文化艺术政策措施及发展蓝图时应善用香港的低税率和简单税制,积极为国际艺术画廊和世界知名艺术家在香港扩张发展提供支援,大力发展为艺术收藏家提供全面的私人财富管理等服务,力求打造香港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交流平台,形成了亚洲艺术品交易中心、亚洲创意中心、东西方表演艺术中心、会议展览中心等。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当中提出要深化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对此,政府于制订未来5年文化艺术政策措施及发展蓝图时应好好善用大湾区这一广阔腹地,令香港文化产业更快融入国家潜力无限的广阔舞台与巨大市场。
有关大湾区人才方面,政府应积极规划与内地文化艺术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工作,从而为香港艺术人才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就学、就业、创业提供支援。我认为于促进文创产业发展中,首先要加快香港与内地的人才培养和交流。 香港可以与大湾区其他城市或者与内地其他城市的高校合作文化人才联合培养,包括文化管理和创作人才、粤剧人才、电影制作人才等,培养兼具熟悉中西方文化的产业人才。最终目标是为青年人才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找到自己的定位,一展所长,发挥自身的天赋。
综合而言,文创产业将成为香港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一。为将香港建成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特区政府于制订未来5年文化艺术政策措施及发展蓝图时应主动推动四方面的策略性工作,当中包括建立世界级的文化设施和多元文化空间、致力与海外著名文化机构建立紧密关系、持续推动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善用科技和培养人才, 活用西九文化区文化基建设施促进文创业发展。
(作者系新民党副主席、立法会议员、大律师)
*言论仅代表演讲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