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Nico Liu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故宫)昨日宣布,博物馆大楼已顺利竣工,大楼的内部工程及展厅装修亦接近完成,预计将于2022年年中开放予公众参观。
香港故宫座落于西九文化区的西端海旁,由香港知名的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占地约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楼高七层,设有九个展厅,展厅总面积约7,800平方米,内外部均体现以现代建筑手法演绎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同时保留了不少呼应故宫建筑文化的设计细节。
博物馆广场及正门设计亮点:延续紫禁城建筑群中轴线概念
香港故宫建筑的外观设计撷取了中国古代艺术文物造形的精粹:精致典雅,线条简洁,外形流畅,上宽下聚。东西两侧外墙采用倾斜设计,为地面层提供更多广场空间予游客休憩,或举行文化艺术活动等,同时亦发挥环保功效:节能、隔热、吸音,有助减低周边户外表演所产生的声浪对博物馆内观众参观的影响。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剖面图香港故宫的设计亮点之一,是在空间上回应了紫禁城建筑的一大特色——中轴线之概念。为善用博物馆座落在维港海滨的优势,设计团队于地面、二楼及四楼分别设计了三个面向不同方位的中庭空间,参照紫禁城中轴空间平面递进的布局,层层递进贯穿整座大楼,引领访客向上层参观,同时巧妙地将九个展厅安排在不同楼层中。三个中庭与户外空间相连,让观众在欣赏文物展品之余,亦可饱览西九文化区、香港岛的天际线以至大屿山的景致。
四楼西中庭香港故宫建筑以紫禁城建筑的主色调为基调,以米金色为主,深红及冷灰为点缀,馆内色调则主要为淡色和大地色,在主要地方例如博物馆正门、每个展厅的入口采用了紫禁城城墙的朱红色。中庭天花方面,设计师以现代手法演绎紫禁城屋顶的琉璃瓦舖设,远看彷如竹帘,又像轻纱,雅致飘逸。博物馆的二楼和三楼由独具特色的大阶梯连接,是休憩及小型文艺表演与讲座的场地。
博物馆广场及正门
地下大堂和中庭天花文物保护乃重中之重
香港故宫共设有九个展厅,开幕后将展出由故宫博物院借出的900多件珍贵文物、香港文化机构借出的艺术收藏,以及香港当代艺术家回应故宫文化的作品。保障文物安全是香港故宫的首要任务,馆方指,他们对展厅内及展柜内的环境有极高要求及精准控制,将温度控制在20±2°C,相对湿度控制在55±5%,为文物展出提供最严格的环境条件。
博物馆预告九个展厅的展览主题此外,香港故宫还购置了200多个世界顶级的专业艺术品展柜。这些展柜由意大利米兰的Goppion公司为香港故宫特别制造,为故宫文物提供最高级别的保护。法国巴黎罗浮宫镇馆之宝——《蒙娜丽莎》的展柜亦由该公司制造。
二楼南中庭阶梯、南中庭和观景台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说:「作为世界级中国文化艺术博物馆,香港故宫由项目启动、设计、建筑至建成开幕,在五年间如期完成,让我们非常自豪。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故宫的落成是西九文化区实践这一愿景的重要里程碑。香港故宫定必成为国际瞩目的香港文化新地标,以及促进世界文化及文明对话的平台,为观众呈献中外文化交融的独特艺术体验。」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则表示:「我们衷心感谢故宫博物院对香港故宫的全力支持,为开幕展借出900多件珍贵文物。我们亦感谢香港赛马会的捐助、以及参与项目的各个团队于五年来付出的努力。我们期待在不久将来迎接香港、内地以至世界各地的访客,一起于这座宏伟而典雅的博物馆内,观赏故宫文物,体验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风采。」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行政总裁冯程淑仪(中)、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右)及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所执行董事严迅奇(左)「我们很荣幸参与香港故宫的设计。」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所执行董事严迅奇说:「香港故宫以现代建筑的语言,结合香港独一无二、中西融汇的都市文化,重视公共空间的运用及其与公众的互动,设计整体同时亦受紫禁城建筑群所启发,而且于不同的细节中引发对故宫文化的联想。我们希望藉大楼的设计鼓励访客了解引人入胜的故宫气度,为观众呈现不一样的文化氛围及空间体验。」
香港故宫预计,博物馆将于2022年年中对外开放。博物馆的九个展览厅,将举办专题展览及特别展览,其中五个专题展厅介绍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与宫廷文化,展示其精选各类藏品。另有两个专题展厅分别展示香港的中国艺术收藏、以及由香港艺术家创作、以故宫文化为灵感的多媒体装置。最后两个展厅举办大型特别展览,分别展示故宫珍藏的古代书画和以马为主题的艺术文物。此外,香港故宫内外设有多个休憩空间,另外还有礼品店、餐厅、演讲厅和活动室等多项设施,令人期待。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大楼外形和外墙特色